在我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奮斗來實現理想,為此,我們經歷了六個年頭的風風雨雨。在2001~2002交匯的時刻,我們頭頂的這片天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她,是我們風雨兼程的見證;她,是我們六年奮斗的結晶;她,是我們默默耕耘的碩果;她,是我們團結協作的象征。 2001年,我們圓了一個夢,一個發展的夢。就像我們的祖國圓了多年的奧運夢、男足夢、WTO夢一樣。我們的夢當然不能跟我們祖國的夢相比。然而她實實在在是我們心中的夢,這個夢是在我們實實在在的奮斗中、耕耘中實現的,這個夢離我們更近,更近……當2002年的第一縷晨光在我們眼中展現的時候,我們即刻醒悟,昨夜之夢已成現實,今日之夢還靠我們繼續奮斗,為了這個新的夢想,我們還要付出百樣的努力,應對千般的艱苦,抖擻萬倍的斗志。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必須迅速形成干部訓練教育的完整系列,把學生領袖訓練、青年領袖訓練、青年志愿者(義務工作者)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錘煉成拳頭產品,讓
廣州有一所共青團的學?!獜V州市團校。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必須全面發展學歷教育這一重要支撐,在辦好職業高中的同時,花大力氣創造自學大專、本科考試輔導中心的品牌,讓人們都知道廣州有一所青年的學院——廣州青年培訓學院。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必須努力拓寬職業培訓教育的渠道,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增設項目,努力追求更大的效益,讓人們都知道廣州有一個進城務工青年培訓基地——廣州青年技能培訓學校。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青年研究的重要陣地,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青年、分析青年、反映青年的面貌與需求,在過黃河、跨長江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讓更多的人知道廣州有這樣一個機構——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 為了實現這個新的夢想,我們真誠地希望全校教職員工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更加勤奮地做好我們每一項工作,更加積極的面對我們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坎坷,更加謙虛地看待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更加謹慎地處置我們碰到的人和事,更加科學地設計我們前進的方向。 圓夢,不僅靠我,也要靠你,還要靠他。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確立,已為我們創造了“天時”之利;廣州的地域環境和團市委的關心與支持也為我們創造了“地利”之便;我們必須傾注全力在校內營造“人和”之勢,當我們真正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要圓學校發展之夢將絕不僅僅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