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繩綰足】單字解釋
繩:基本詞義 ◎ 繩 繩 shéng 〈名〉 (1) (形聲。從糸( mì ),蠅省聲。本義:繩子) (2) 同本義 [rope;cord;string] 繩,索也?!墩f文》 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缎栄拧?巽為繩直?!兑住ふf卦》 作結繩而為網罟?!兑住は缔o傳》 言綸之繩?!对姟ば⊙拧げ删G》 民結繩而用之?!肚f子·胠篋》 病者困劇…若見鬼把椎鎖繩纆,立守其旁?!獫h· 王充《論衡·訂鬼篇》 綠碧青絲繩?!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繩床(交床;交椅);繩縊跌撲(用繩子吊死,跌倒摔死);繩文(文字未創造以前,結繩代替文字,稱為繩文);繩橋(用繩索連結兩岸的橋);繩頭(繩的一端);繩戲(即繩伎。走繩之雜戲);繩絡(繩編的網狀飾物);繩床瓦灶(以繩為床,以瓦為灶。比喻生活貧困) (4) 墨線 [carpenter's line marker] 其繩則直?!对姟ご笱?..
綰:基本詞義 ◎ 綰 綰 wǎn 〈動〉 (1) (形聲。從糸( mì ),官聲。本義:系) (2) 同本義 [wear]。如:綰組(系結組綬);綰結(系結;打結) (3) 盤繞,系結 [tie;coil up] 范進一面自綰了頭發,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臉?!度辶滞馐贰?(4) 又如:綰合(結合,系在一起);綰發(束發,結發。比喻少年);綰髻(束發編結為髻);綰角兒(古時孩童束發為兩髻,形狀如角,因以借指童年);綰束(纏縛);綰約(綰束,盤繞成結) (5) 卷起 [roll up]。如:綰袖子 (6) 系念;掛念 [miss]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唐· 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7) 控制 [control]。如:綰握(掌握);綰攝(掌握,統攝) (8) 總管 [manager] 奉陽君專權擅勢,蔽欺先王,獨擅綰事?!妒酚洝?(9) 貫通;聯系 [connect] 北鄰烏桓、 夫余,東綰 穢貉、 朝鮮、 真番之利?!妒酚洝?(10) 將物件穿上...
赤:基本詞義 ◎ 赤 chì 〈形〉 (1) (會意。甲骨文,從大(人)從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紅紅的。一說“大火”為赤。本義:火的顏色,即紅色) (2) 同本義 [red] 赤,南方色也?!墩f文》 赤者,火色也?!稌ず榉丁の逍袀鳌?其色赤?!端貑枴わL論》。注:“赤者,心色也?!?赤刀?!稌ゎ櫭?。鄭注:“ 武王誅 紂時刀赤為飾?!?色赤椒好?!洱R民要術·種椒》 困于赤紱?!兑住だж浴?。鄭注:“朱深曰赤?!?日上,正赤如丹?!ω尽兜翘┥接洝?。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寶刀);赤衣(紅色衣服);赤丸(紅色彈丸);赤日(紅日;烈日);赤石(紅色的石頭);赤泥(呈紅色的泥土) (3) 忠誠;真純 [loyal;pure] 推赤心于天下?!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誠的心意);赤情(真誠的心意) (5) 裸露 [bare] 當流...
足:基本詞義 ◎ 足 zú 〈名〉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2)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后,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foot]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墩f文》。按,膝下至跖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兑住ふf卦》 足恭而口圣?!洞蟠鞫Y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俄n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盾髯印駥W》 折臂斷足?!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東坡現右足?!?清· 魏學洢《核舟記》 魯直現左足。 細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腳底的中心);足爐(用來暖腳的小火爐);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