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圓履方】單字解釋
圓:基本詞義 ◎ 圓 圓 yuán 〈形〉 (1) (形聲。從囗( wéi ),員聲。本義:圓形) (2) 同本義 [round;circular] 圓,圜全也?!墩f文》 圓而神?!兑住は缔o》 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洞蟠鞫Y記·曾子天圓》 中吾規者謂之圓?!赌印ぬ熘尽?水圓折者有珠?!痘茨献印さ匦巍?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赌印し▋x》 方圓兩炮臺?!稄V東軍務記》 (3) 又如:圓丟丟(圓溜溜);圓渾(渾圓);圓領(明朝官員的常禮服。其胸前背后加有不同圖案的補子以區別官階的,叫補服);滾圓(極圓) (4) 圓通;靈活 [flexible;accommodating;agile] 如今到外頭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總得學些圓通?!秲号⑿蹅鳌?(5) 又如:圓便(變通的辦法);圓媚(處世圓滑,善于逢迎);圓活(圓滑。指處世變通靈活;周全) (6) 圓滿;完整 [satisfactory;complete;integrated]...
履:基本詞義 ◎ 履 lǚ 〈動〉 (1) (會意。小篆字,從尸,即人;從彳( chì ),表示與行走有關。履在戰國以前一般只作動詞用。一般用“屨”稱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義:踐踏) (2) 同本義 [tread on] 履霜,履虎尾?!兑住だぁ?可以履霜?!对姟の猴L·葛屨》 履蒯席?!抖Y記·玉藻》 地履其黃?!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肚f子·養生主》 (3) 又如:履危(蹈踐高危之處);履畝(勘查田畝);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跡(踏著前人的足跡);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跡象而警戒未來);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過的狐貍);履坦(行于坦途);履虛(行于虛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4) 穿鞋 [put 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啤?李賀《南園》 (5) 登位 [ascend the 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抖Y記·...
戴:基本詞義 ◎ 戴 dài 〈名〉 (1) (形聲。本義:增益) (2) 同本義 [gain] 分物得增益曰戴?!墩f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3) 古國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 [Dai State] 宋人、 蔡人、 衛人伐 戴?!洞呵铩?詞性變化 ◎ 戴 dài 〈動〉 (1) 加在頭、頸、面、肩上、胸上 [wear;put on] 戴,覆也?!稜栄拧?日抱戴?!缎⒔洝ぴ衿酢?。注:“在上曰戴?!?戴勝降于桑?!抖Y記·月令》 垂發戴白?!逗鬂h書·鄧禹傳》。注:“戴白,父母也?!?頒白者(老人)不負戴于道路矣?!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無戴其蒼,地履其黃?!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戴朱纓寶飾之帽?!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聞喜宴獨不戴花?!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頭識臉(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頭);戴...
方:基本詞義 ◎ 方 fāng 〈動〉 (1) (象形。下從舟省,而上有竝頭之象。故知并船為本義。本義:并行的兩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義 [parallel boats;parallel] 方,併船也。象兩舟總頭形?!墩f文》 大夫方舟?!稜栄拧?。李注:“竝兩船曰方舟?!?方舟而濟于河?!肚f子·山木》 不足方?!秲x禮·鄉射禮》。注:“猶併也?!?方舟設泭?!秶Z·齊語》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姟ぶ苣稀h廣》 操軍方連戰艦,首尾相接?!顿Y治通鑒》 蜀漢之粟,方船而下?!妒酚洝めB食其列傳》 (3) 又如:方軌(兩車并排行駛);方軒(并排的窗戶) (4) 等同;相當 [match;be equal to] 梓人為侯,廣與崇方?!吨芏Y·考工記》。鄭玄注:“方,猶等也?!?今者,齊、 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