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臺舞榭】單字解釋
臺:基本詞義 ◎ 臺 Tāi 〈名〉 (1) 地名?!芭_州”的簡稱 [Taizhou prefecture]。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為臺州,以境內天臺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臨??h。元改為路,明改為府 南發交廣東溫臺?!?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二首》 (2) 另見 tái 基本詞義 ◎ 臺 tái 〈名〉 (1) (形聲。小篆字形。從口,(以)聲。從口,與表示喜悅有一定的聯系。本義:喜悅。讀( yí )) (2) 三臺。星名。古代用三臺來比喻三公 [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如:臺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意為職位顯要);臺宿(三臺星);臺光(三臺星光);臺階(三臺星亦名泰階,故稱臺階);臺斗(比喻宰輔重臣);臺司(指三公等宰輔大臣);臺臣(指宰輔重臣) (3) 魚名。背上有黑的花紋。后作“鮐” [chub mackerel] 黃臺背,以引以翼?!对姟ご笱拧ば腥敗?(4) 另見...
榭:基本詞義 ◎ 榭 xiè 〈名〉 (1) 建在高土臺或水面(或臨水)上的木屋 [pavilion or house on a terrace] 湖旁筑幾條長堤,堤上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端逄蒲萘x》 樓觀亭榭?!巍?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舞榭歌臺?!巍?辛棄疾《永遇樂》 (2) 又如:歌臺舞榭 (3) 古代指無室的廳堂。也為藏器或講軍習武的處所 [hall] 將謀于榭?!蹲髠鳌?..
歌:基本詞義 ◎ 歌 謌 gē 〈動〉 (1) (形聲。從欠,哥聲。從“欠”,表示與口有關系。本義:唱) (2) 同本義 [sing] 歌,詠也?!墩f文》 歌者,長引其聲以誦之也?!墩f文系傳》 不鼓缶而歌?!兑住るx》 歌永言?!队輹?歌詠其聲也,長言也?!抖Y記·樂記》 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对姟の猴L·園有桃》傳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 楚狂 接輿歌而過 孔子——《論語·微子》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稇饑摺R策》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3) 又如:對歌(一問一答地唱歌);高歌(放聲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擊鼓);歌戲(歌唱嬉戲) (4) 歌頌,贊美 [sing the praises of]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竟竭蹶而趨之?!盾髯印と?..
舞:基本詞義 ◎ 舞 wǔ 〈名〉 (1) (形聲。從舛( chuǎn ),兩足相背。古舞字象人執牛尾而舞之形。本義:舞蹈) (2) 同本義 [dance] 舞,動其容也?!抖Y記·樂記》 樂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3) 又如:舞旋(旋轉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裝扮鐘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稱);舞局(舞會);舞詠(舞蹈歌詠);舞頭(領舞者);舞天(古代東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娛人的妓女);集體舞 (4) 鐘體的頂部 [top of a clock] 鉦上謂之舞?!犊脊び洝D氏》 詞性變化 ◎ 舞 wǔ 〈動〉 (1) 跳舞 [dance] 請以劍舞?!妒酚洝ろ椨鸨炯o》 項莊拔劍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 留連戲蝶時時舞?!啤?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 又如:舞馬(令馬按節拍舞蹈);舞鐘馗(扮作鐘馗舞蹈);舞躍(拜舞歡躍);舞雞(雞鳴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