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筋鐵骨】單字解釋
筋:基本詞義 ◎ 筋 jīn 〈名〉 (1) (會意。從肉,從力,從竹。因為竹多筋,故從“竹”。本義:附著在骨上的韌帶) (2) 同本義 [tendon] 筋,肉之力也?!墩f文》 諸筋者,皆屬于節?!端貑枴の宀厣烧摗?強者在內而摩其筋?!犊脊び洝す恕?勞其筋骨?!睹献印じ孀酉隆?筋骨之強?!盾髯印駥W》 先折筋骨?!濉?方苞《獄中雜記》 筋骨盡脫?!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與皮肉);筋廝鎖(身體已肢解,只剩筋絡相連。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與血汗);筋條(身體結實強健);筋馬(筋骨強健而不過于肥壯的馬) (4) 肌肉的舊稱 [muscle]。如:筋絲無力(沒有一點力氣);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靜脈 [veins that stand out under the skin]。如:筋脈 (6) 類似或可比作肋的東西 [articles resembling tendons or veins]。如:葉筋;絲瓜筋;...
鐵:基本詞義 ◎ 鐵 鐵、銕 tiě 〈名〉 (1) (形聲。從金,臷( zhì )聲。本義:化學元素。符號Fe。一種很重的可鍛、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兩價和三價的金屬元素,純鐵為銀白色,但在潮濕空氣中容易生銹) (2) 同本義 [iron] 鐵,黑金也?!墩f文》 鐵鎖長三丈?!赌印溲ā?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妒酚洝へ浿沉袀鳌?(3) 又如:鐵冶(冶鐵工場);鐵山(產鐵的礦山);鐵石(鐵與石;鐵礦石);鐵錫(鐵和錫);鐵砂(含鐵的礦砂);鐵炭(鐵和炭);鐵皮(鐵的外層);鐵精(純鐵) (4) 鐵制的器物 [ironware] 柄鐵折疊環復——明· 魏禧《大鐵椎傳》 (5) 又如:鐵花(金屬器物的光澤);鐵戒尺(佛教徒戴在頭上的環形物);鐵尺(鐵戒尺;用來體罰的鐵板子);鐵錨(用來作為停船時穩定船身的鐵制大鉤子);鐵鼓(鐵制的戰鼓);鐵綆(鐵索,鐵繩);鐵牌(鐵制的牌子);...
銅:基本詞義 ◎ 銅 銅 tóng 〈名〉 (1) (形聲。從金,同聲。本義:金屬名,古稱赤金) (2) 同本義 [copper] 銅,赤金也?!墩f文》 章山之銅,所謂丹陽銅也。今世有白銅,蓋點化為之,非其本質?!稘h書·貨殖列傳》 以精銅鑄成?!逗鬂h書·張衡傳》 首銜同凡。 (3) 以一價和二價為主的金屬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熱和電最佳導體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產出的金屬,也存在于各種礦石(例如黃銅礦、輝銅礦、斑銅礦、赤銅礦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屬狀態及黃銅、青銅和其他合金的形態用于工業、工程技術和工藝上。如:銅山(出產銅礦的山);銅花(銅屑);銅金(赤銅);銅粉(銅屑。銅和其他金屬熔融在一起所做出來的黃金色粉狀合金,可當作顏料);銅陵(產銅的山);銅落(銅屑??扇胨?;銅腥(銅的腥臭味) (4) 銅制的[器物] [bronze;brass;copper]。如...
骨:基本詞義 ◎ 骨 gū (1) ——表示聲、形、動作。如:骨都都(形容連續不斷向外冒);骨骨農農(咕咕噥噥;嘀嘀咕咕);骨轆轆(象聲詞。滾動聲) (2) 另見 gǔ 基本詞義 ◎ 骨 gǔ 〈名〉 (1) (會意。從冎( gu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剮”。從肉,表示骨與肉相連?!肮恰笔菨h字部首之一,從“骨”的字多與骨頭和人體有關。本義:骨頭) (2) 同本義 [bone] 骨,肉之覈也?!墩f文》 骨者,髓之府?!端貑枴っ}要精微論》 風生木與骨?!豆茏印に臅r》 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稇饑摺ぱ嗖摺?以刀刺骨?!俄n非子·安?!?而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頭,脊椎動物的骨骼的各個堅硬的部分。解剖學名詞。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龍骨(鳥類的胸骨);聽骨;頜骨 (4) 比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