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原小藍鄉、蓮西鄉并入蓮塘鎮。小學教育的管理機構也隨之合并為蓮塘鎮中心小學,合并后校長是萬賢琳,到2006年9月退居二線。2006年9月30日經
南昌縣小學校長公推公選后,劉國旺同志任蓮塘鎮中心小學校長,至2007年8月24日止。2007年8月24日,經教育局任命,付國龍同志任蓮塘鎮中心小學校長。一、解放前全鎮教育狀況 自民國開始,蓮塘鎮范圍內開始興辦私塾學堂。私塾由家庭或家族聘請塾師為自己或本族子女教授識字、算數,常識等課,也有塾師在自家辦私塾。每年招收10——20個學生。比較大一點的自然村大多數辦有私塾。學堂是受維新思想影響,引進西方教學方式,開始為私立,民辦,然后演變為公辦。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岡前胡村由胡仁俊發起,在該村設立 “明新初等小學堂”,校長胡仁俊。民國4年開始設立國民學校,1918年由梅光信發起,在墨山梅村建新墨山國民學校,鄒樹聲、鄒正言先后任校長。后中途停辦。 民國13(1924)年,蓮塘曾家曾于園發起創辦蓮塘中心小學,并任校長,校址設在曾家萬壽宮內,時有教師5人。1930年該校轉為縣立,校為改稱“南昌縣第一小學”??箲鹌陂g,又更名為“南昌縣蓮塘鎮中心國民學?!?,此為現在蓮塘一小前身。1926年,江西省國民政府在小藍伍龍崗創辦“江西省鄉村師范學?!?,該校在附近村莊設立了多所附屬小學,作為教學實驗基地。在蓮塘鎮內設有小藍、墨山小學及斗門、鄧埠、敷林分校,后因日軍轟炸南昌淪陷而南遷??箲饎倮?,學?;謴?。據有關資料記載,1947年現轄區內3所中心國民學校,即“南昌縣立蓮塘中心國民學?!?,校長涂相遜,有教師14人,學生327人(含成人班)?!澳喜h立小藍鄉中心國民學?!毙V吩谀浇?,校長羅佩珩,有教師4人,學生148人;“南昌縣私立鄧埠鄉中心國民學?!?,校址設鄧埠村,校長羅樂三,有教師8人,學生345人。同時私立小學漸漸開辦。1947年經南昌縣教育科審批的斗門村“私立澄湖小學”,設有4個班,有學生166人。二、解放后教育的變化 1949年解放后,四區(蓮塘)人民政府接管了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學校,建立了南昌縣蓮塘小學、南昌縣斗門小學、南昌縣小藍小學、南昌縣鄧埠小學等。1950年,本著“鄉學鄉辦、村學村辦”原則,各鄉、村陸續辦了小學。屬私立,后稱民辦。1953年下半年開始,分期分批對小學進行以“控制發展,克服混亂現象,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的整治工作,鄉、村小學都改為縣辦,稱初級小學。 1960年普遍開設完全小學。區政府有一個文教助理管理本區教育工作。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公社(鄉)設立了文衛部,后稱(文教辦公室),1980 年撤銷文辦室,成立中心小學,為全社(鄉、鎮)的教育管理機構。原蓮塘鎮中心小學,1980年成立,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蓮塘鎮文教辦公室,首任主任魏金水。原小藍鄉中心小學,1980年2月成立,下轄村小8所,其前身是小藍公社文教辦公室。首任主任楊倫洪。原蓮西鄉中心小學,1980年2月成立,下轄村小3所,其前身1976年8月成立的蓮塘墾殖場文辦室,首任主任黃云輝。 三、兩鄉一鎮合并后的教育 2002年2月,蓮塘鎮、小藍鄉、蓮西鄉合并為蓮塘鎮,“一鎮兩鄉”的中心小學也合并為“蓮塘鎮中心小學”,校長是萬賢琳,下轄17所小學,由于網點布局,現有14所村小。1、業余教育 全鎮各學校除完成本身教學任務外,還擔負農村業余教育重任。解放初期,青少年文盲多,黨和政府積極組織掃盲。各村開辦“夜?!?,主要由教師擔任講課,后來由識字的干部及群眾擔任文化教員?!拔幕蟾锩逼陂g各生產隊都開辦了“政治夜?!?。改革開放后,各村除開辦掃盲識字班外,還舉辦了“農技培訓班”,“養殖培訓班”等。據不完全統計,至2003年,全鎮先后讓近2000人脫盲,辦各類培訓班,參加培訓人員2500人。2、建置 兩鄉一鎮合并后的蓮塘鎮中心小學,地處蓮塘鎮團結中路8號,直轄14所小學。由于小學六年制需增加班級,為了使本部(蓮塘鎮五?。┙淌覍捤?,經過中心小學申請,得到鎮黨委批準,決定轍銷蓮塘鎮幼兒園。于是,中心小學辦公室于2004年8月18日遷至蓮塘鎮團結中路。(原蓮塘鎮幼兒園內)?,F在是定崗振龍小學,為蓮塘鎮中心小學本部。 2006年9月,全鎮有學生4424名,分137個教學班,有教職工326名,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43人,小學特高5人。校長劉國旺,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副書記涂傳槐、李海文,辦公室主任李懷明。 1960年學校成立“中國少年先鋒隊”,1972年成立校團支部,2003年成立團總支,首任團總支書記萬耀華,現任團總支書記殷桂萍。1974年成立校黨支部,首任黨支部書記魏金水。2003年2月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總支書記為萬賢琳。副書記為:熊木森、章廣仁、毛叢良、張海珍、涂傳槐、李海文;委員李自忠,下設4個黨支部,8個黨小組,有黨員109人。2003年8月,熊木森退居二線,2004年8月李自忠調出,2005 年3月劉華云任總支委員,至2004年9月共有111名黨員。校舍及設施 現中心小學辦公室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40平方米,一幢兩層辦公樓房,上下各4大間。 全鎮小學無危房,配備教學儀器;裝配了電化教學設施;配備音樂、體育、美術器材;裝配了圖書資料;五小、六小、定崗、鄧埠裝配了多媒體教室:每所學校配備學生工作站,均能保證學生上機。3、教育教學 學校一貫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一是中心小學辦公室、村小都建立了德育育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任組長;二是對教師注重師德師風及職業道德教育,使之人人敬業愛崗,處處為人師表;三是對學生進行“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要求學生熟記《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規范》,并認真付諸于實踐中。學校長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安全教育。長期開展學雷鋒、學賴寧做好人好事活動,并通過廣播、墻報、圖片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在師生中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制訂和完善“學校工作評估方案”、“行政工作人員考評細則”、“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若干規定”、“教師考核工作實施細則”、“教研工作條例”、 “技藝、綜合科質量考核評比細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教代會討論通過后進行實施。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德育行政例會”“支部工作會議”“校長辦公會議”制度,半月一次的“黨小組學習”“教師政治、業務學習”以及每學年一次的“黨員教師民主生活會”制度。簽訂了《社會治安責任狀》、《計劃生育責任狀》、《收費責任狀》等。4、學制與課程: 學制:目前,全鎮14所小學全部實施六年制,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思品、自然科學、社會、健康、體育、美術、音樂、勞動、信息技術、自習、班隊等課程,1——2年級每周為28節,3——6年級每周為30節。5、教學教研管理: 突出以教學為中心的位置,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近年來,我們要求各校嚴格按部頒計劃開設課程和使用教材,建立了一套與現行教學改革基本適應的教學常規全過程管理的評督查制度,完善了全鎮教師的人事檔案和業務檔案,把學校和各種教學、教研活動與校長、教師的考核考評直接掛鉤。在抓教學教研管理方面做到了“六堅持、一巡查、二評估”。六堅持:堅持每學期一次開展全員參與課堂展示月活動;堅持每學期舉行一次“村小開放日”活動;堅持每學年召開一次全鎮教學經驗交流會;堅持每二年對青年教師進行一次整體素質考核評估;堅持每學期末對非考科目的教學質量進行考核評估;堅持每學期末對非考科目的教學質量進行考核評估;堅持每學年舉一次田徑(或單項)運動會?!耙谎膊椤笔敲刻煨諘蓡T對各班執行教學常規情況進行巡視檢查,“二評估”是中心小學定期統一檢查評估與平時不定期的檢查評估。此外,我們對課外活動的開展,特色教育班的評比、圖書室的開放、計算機的學習、教師使用教學儀器的情況等納入評估細則。采取了各科并舉抓質量,沒出現偏科的現象,促使全體教師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教育研究活動,增強了校際間、教師間的競爭機制,促進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整體提高,有力地推進了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多年來,學校開成了全面評估為主干,以教學常規管理和教育科研管理為兩翼的管理體系,“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笔窃撔5霓k學宗旨,為實施素質教育,建立和健全了比較完善的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考校評估制度。6、教育教學成果: 自1996以來,中心小學各校曾被授予:縣“先進黨支部”“先進總支”、“文明單位”“現代化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優秀少先隊組織”、“新工會法知識競賽團體第四名”、“小學教師五項基本工訓練先進單位”、“第十屆環保征文活動組織獎”、“教育工會先進單位”、“教育之春文藝匯演二等獎”、“青少年綠色承諾行動教育活動先進單位”“體運會團體總分第三名”市“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組織工作先進學?!?,省“弘揚井岡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組織工作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教師的學術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或年會交流達到324篇,教師參加縣級以上各類競賽活動獲獎達403人次,學生參加縣級以上各類況賽活動獲獎達368人次。 經2006年9月全縣部分小學校長公推公選后,蓮塘鎮中心小學管理機構:校長:劉國旺,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副書記:涂傳槐、李海文,總支委員,劉華云,督學:萬賢琳。 經教育局2007年8月24日任命后,蓮塘鎮中心小學管理機構:校長:付國龍,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涂傳槐;副書記:李海文,姚啟文;總支委員,劉華云,督學:萬賢琳。 2008年4月,經蓮塘鎮黨委任命,姜芳萍任蓮塘鎮中心小學總支委員會副書記。 經教育局2008年9月任命后,蓮塘鎮中心小學管理機構:校長:付國龍;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涂傳槐,熊文;副書記:姚啟文,姜芳萍;總支委員,劉華云,督學:萬賢琳。
我要完善學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