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大同大學位于臺北市
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大同公司和中山足球場旁,英文簡稱TTU,前身為大同工業??茖W校,校地目前為大同大學、大同高中、大同公司以及協志工業振興會共同使用;大同大學起源于公元1956年協志商號董事長林尚志建設,目的在于培養優秀的工業人才,由于大同大學從創校開始即和大同公司合作,成為學校附屬的實習所在,在公元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至1999年改稱為大同大學,以建教合一聞名臺灣的大專院校。校長 朱文成, 學生人數 4,513名(2011年1月 。
起源
1956年由協志商號負責人林尚志先生出資創設,以培養優秀工業人才為主旨,由關系企業大同公司(前身為株式會社大同鐵公所)董事長亦為林尚志之子林挺生出任首任校長。早期知名文人梁實秋亦曾擔任該校董事長至過世為止。一般大同學校畢業并至大同公司或相關企業服務的學生也因三機能一體稱其為“教授校長董事長”。
前校長林挺生,因年老身體不適,已于2005年將大同公司董事長一職交與兒子林蔚山。并于大同大學設立副校長一職位,委任電機系黃正清教授擔任,代為處理校務,后由機械系郭鴻森教授接任。林挺生博士于2006年05月10日逝世。
大同大學自創校之初即與大同公司建教合作,將學?;鹜顿Y收益全部使用于教育之用,大同公司成為學校附屬之實習工廠,開創“理論與實際相配合”、“建教合一 研究發展”之辦學特色。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1976年開設研究所碩士班,1982年成立博士班,1999年改名為“大同大學”,2003年共有12系所,分屬電機資訊學院、工學院、及經營設計學院,2007年改成電機資訊學院、工學院、經營學院及設計學院。2010年共有12系和14個研究所。應用數學碩士班與學士班分別自2010、2011年起停招。
校名
大同大學校名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章。首任校長林挺生博士認為:“大同人必須互愛、互敬與互助,所以“大同”不只是學校與公司的名字,也是經營理念”。
學校特色
學校的特色為勤管嚴教。雖然目前全校系所均為工程及企業經營領域,但對于外國語文的學習有較嚴格的要求。除事業經營系要求英文、日文必修四年外,其余系所要求必修日文兩年、英文三年[3]。原本著名的經營學(由教授校長董事長林挺生親授),于2006年春季之后已將經營學自畢業要求中剔除。經營學原為每周之定時集會,并無學分,亦非課程,采計為畢業要求有其適法性之疑慮?! ∫罁?011年的QS亞洲大學排名,大同獲評為全臺第25名(私立大學第6)的知名大學。
校園規劃
大同大學校地面積約為6.3公頃,校內建筑多樣化,從大門進入可看見尚志教育館、經營大樓、電機大樓、尚志大樓、高中部、操場、實驗大樓、室內體育場、運動場和實驗大樓,分別提供各個學系使用,建筑特色十分鮮明,富有學子校園生活的氣息;尚志紀念館是大同大學校內的最大特色,建于公元1998年是紀念大同大學創辦人林尚志先生百歲誕辰,建筑外觀源自于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贈送Rotunda的設計藍圖,再經過經黃宜章、蕭義雄等等多為著名建筑師和工程師建造而成,其占地面積約為4000多坪,歐洲風格的圓頂建筑象征教育莊嚴的精神,正面六根以花崗石打造的支柱象征大同相關單位的六大根本,并裝設英國銅鐘聲;大同大學尚志紀念館地上5層和地下4層的空間規劃,地下一樓為國際會議廳、語言教室、視聽閱覽室和生涯咨詢中心,地下二樓為綜合會議中心,地下三、四樓則是占地廣大的停車場;尚志紀念館一樓有會議室、計算機教室、閱覽室、回廊景觀、展示室和中庭花園,是學生主要的活動地方,二樓是校長室、會客室和露天回廊等空間,三到五樓為則是圓頂音樂廳,讓學子擁有絕佳的地點能欣賞藝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