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封面
1、學校簡介: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暨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生物工程分院是全省第一所生物工程類高職校,國家級重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EPD)項目實驗學校,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站,中國農業大學在江蘇設立的第一個現代遠程教育教學站。學校先后獲"農業部A等學校"、"江蘇省花園式學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
學校創建于1956年,校園占地500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設置生物工程系、農林工程系、動物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基礎部等6大系部,開設生物技術及應用、生物制藥技術、植物保護、園林技術、園藝技術、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會計電算化、計算機網絡技術、機電技術應用、電子電工、車輛駕駛與維修等10個大專、14個中專專業。全日制在校生7200余人。
學校著力培養應用型、創業型人才。建校以來,已培養大、中專畢業生20000余名,培訓各類技術人員22000余人,他們已成為國家各條戰線上的骨干力量。 21世紀,生物技術產業正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成長,生物經濟必將超過網絡經濟,在世界經濟增長中占主導地位。目前,各國都把生物技術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生物技術應用人才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2、學校沿革
1956年,創辦江蘇省徐州農業學校;1958年更名為江蘇省徐州農業學校徐州農業??茖W校;1962年恢復江蘇省徐州農業學校;1966-1974年因文革停辦;1974年,成立“徐州地區五-七農業大學”;1978年再次更名為江蘇省徐州農業學校;
2002年12月26日,更名為江蘇省徐州生物工程學?!?,《徐州日報.教育周刊》公布,此次更名被評為“2002年徐州市教育二十件大事”之一;2003年11月6日,江蘇省教育廳“蘇教[2003]182號”文,同意我校建立“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生物工程分院”和“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同時撤銷江蘇省徐州生物工程學校建制。 建立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后,學校原有普通中專在校生畢業后,頒發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的普通中專畢業文憑;五年制高職學生畢業后,頒發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文憑。 此次升格,是既去年學校更名后,我校歷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必將對學校下一步發展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
3、基礎設施
我校已有50年的辦學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和良好的辦學條件, 現代化實驗室50個,實訓中心4個,教學儀器和實訓設備總值1300多萬元,館藏圖書15萬冊,微機700臺,高速光纖校園網。擁有設施完備、現代化程度高的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
4、師資隊伍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我校已建立了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源結構都趨于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專兼職教師300人,其中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77人,博士1人,碩士24人,20余位教師獲國家級考評員資格。有10多位教師獲"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勞動模范"等省市表彰。一批年輕的教職工正在逐步成為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骨干。
學校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專業建設的靈魂。壓縮后勤、行政人員數量,為教師引進騰位留編;有計劃地組織教師深入生產一線蹲點培訓;加強進修和教科研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教科研水平。兩年來,共有200多人次的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共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3項,1項獲市科技進步獎,出版專著13部,在正式刊物上發表論文118篇。
5、科學研究
我校確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發展戰略,一貫重視教育科學研究,以教育研究、科學研究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五年來,我校教師共有100多人次主持或參加科研課題50多項,有19項教科研成果獲市(廳)以上科研成果獎。共出版專著、編寫教材33部,公開發表論文300余篇。推廣科研成果20多項,創造經濟效益達8000多萬元,為淮海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Copyright ? mingxi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優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復制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請以各學校實際情況為主!內容侵權或錯誤投訴:841539661@qq.com 工信部備案號:浙ICP備200197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