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和優良傳統
1958年,為解決桂西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缺醫少藥的狀況,學校的前身——
百色醫學??茖W校在百色這片紅色的 土地上正式成立,從而掀開了百色革命老區高等醫學教育的歷史篇章。
1978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醫學院校,更名為右江民族醫學院。
1982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2008年,學校榮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結論。
2010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
近年來,學校抓住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的大好契機,加大基本建設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學管理,使學校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辦學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贊譽。學校以 “大醫精誠” 為校訓,激勵全校師生努力成為精于醫術、誠于人品,德才兼備、德藝雙馨,把做人與做事完美結合的人間大醫。
半個世紀以來,一代代右醫人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發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右醫精神,始終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少數民族地區的辦學定位,以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級應用型醫學人才為己任,為促進廣西以及周邊區域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貢獻。
辦學條件和學科優勢
學校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的中心和樞紐城市——百色,西接云南,北鄰貴州,東連
南寧,南面與越南國接壤。學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倨胀ū究圃盒?;是廣西四所醫科類本科院校之一;是桂、滇、黔三?。▍^)交界地區唯一的本科醫學院校和醫學高等教育中心、臨床醫療與科學研究中心?,F有各類在校本??茖W生15000余人,少數民族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60%,面向全國18個?。▍^)招生。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現代化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全校各類儀器設備總值超過3億元。
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學院、護理學院、檢驗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6個二級學院,口腔系、影像系、預防醫學系、藥學系、管理系、外語系、體育部、社會科學部等10個系(部、中心),開設有23個本、??茖I及專業方向,涉及醫學、文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床位數1200張,實際開放床位數1700張);非直屬附屬醫院4所(總床位數3500張);教學和實習醫院45所(總床位數15000張);學校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了一流的模擬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投資4500多萬建設一流科學實驗中心,已成為師生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學校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右江醫學》;圖書館有紙質圖書58.17萬冊,電子圖書31.5萬冊(約3300GB);全校已實現計算機網絡化管理。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職員工220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專任教師625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30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280余人。學校有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二級實驗室2個;有自治區精品課程6門,榮獲自治區教學成果獎11項;有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教學團隊2個、人才創新實驗區1個;多次榮獲全國多媒體教育教學軟件大獎賽一等獎和優勝獎。
學校有廣西高校重點學科3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兩個一級學科為國家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學科。近五年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5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14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7項;全校共發表學術論文285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58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地廳級科技獎勵22項;獲得國家專利3項。學術聲譽不斷提高。
辦學特色和培養模式
立足廣西,面向全國,為廣大基層和民族地區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級應用型醫學人才是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以培養高級應用型醫學人才為目標,著力打造公共通識教育、學科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社會實踐四大教育平臺,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把“艱苦創業、自強不息”作為學校精神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各環節之中,體現到畢業生的培養質量上,不僅極大地增強了辦學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明顯提高。此外,為了發揮所在區域民族醫藥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民族醫學特色,學校還編寫出版十余部民族醫藥本科教材,用于課堂和實踐教學中,增強了學生為基層群眾服務的能力。
建校50多年來,學校先后培養了3萬多名畢業生,近5年來本科畢業生當年年底就業率都一直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廣西各級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他們中有的成為了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院的領導,有的成為了國家、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更多的成為了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干,為改善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缺醫少藥狀況,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衛生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為母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黨和國家十分關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江澤民、李鵬、李瑞環、宋任窮、李鐵映、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蒞臨學校視察指導,對學校的辦學成就和辦學特色給予了充分肯定。1990年11月22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溫家寶陪同下到學校視察,江總書記說:“我非常欣賞你們民族醫學院辦學思想,我看這三句話好得很:下得去,用得上,而且留得住。只要我們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整個衛生狀況、健康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才能把經濟建設好?!?
“十二五”展望
“十二五”期間,學校將著力抓好關系到學校發展的“六大”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即教學質量工程、學科建設工程、人才建設工程、校本部改造與新校區建設工程、臨床教學與實踐基地建設工程和校園文化建設工程。全力推進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規劃的落實,實現從目前的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院校發展成為有獨立碩士學位授權院校的目標。建設西校區,規劃和新建第二校區、第二附屬醫院;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調整辦學結構,狠抓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層次,堅持培養高級應用型醫學人才的辦學定位,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著力提高學生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
面對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學校將堅持立足廣西,面向全國,服務民族地區和廣大基層的辦學定位。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夯實基礎,壯大實力。大力發展本科教育,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平逃土魧W生教育,創建以醫學學科為核心和優勢學科的,醫、文、理、管、工、法等學科協調發展,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質量優秀、特色鮮明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學型的廣西民族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