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省
杭州市幼升小擇校參考必備資料:浙江省杭州市袁浦小學招生信息
招生范圍:
雙浦派出所袁浦區域
對口中學:袁浦中學
1.招生時間:
全區公辦小學定于6月22日、23日兩天為新生報名登記日,6月29日為補報名登記日,各校不得提前或推遲報名登記時間。要求各校提前一周在學校門口和教育服務區范圍內各個社區或小區張貼招生通告,同時以網絡等多種形式告知有關招生事項(招生計劃、招生范圍、報名辦法、錄取辦法、需帶材料等)。各校(街道、鄉鎮小學以街道、鄉鎮為單位)于7月3日前將第一批新生錄取名單報教育科審批,7月10日前發出入學通知書。7月20日前各校將第二批擬錄取新生名單報教育科審批,7月31日前發出入學通知書或入學調劑單。
2.招生年齡:
全區小學招收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出生的適齡兒童(滿6周歲)。
3.招生辦法:
市區常住戶口學齡兒童由戶籍所在區教育局、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由居住地(以居住證、臨時居住證或暫住證為依據)所在區教育局負責就近或相對就近安排入學。
?。?)報名辦法:
公辦小學實行“一站式”招生報名機制,適齡兒童根據下列情況分別向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學校應受理所有符合條件的學齡兒童報名。
?、俸贾菔袇^常住戶口學齡兒童向戶籍所在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學齡兒童到所屬教育服務區的學校報名時,須交驗家庭戶籍本、房屋產權證(或購房合同及發票,確未購房的可持房卡或經有關部門認證的房屋租賃合同及杭州市房屋檔案館出具的無房證明)和學齡兒童疫苗接種卡等。
?、谙铝泻贾菔袇^戶籍適齡兒童向實際居住地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
杭州主城區內拆遷過渡家庭兒童入學,憑拆遷過渡協議,向過渡地所在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學??梢罁涮峁┑挠行У摹安疬w協議書”、戶籍本、過渡地派出所或社區的證明等,按照拆遷協議書所確定的過渡期限,與家長簽訂就讀協議,經區教育局同意后,以學年為單位招收孩子就讀。如學校學額已滿,則由區教育局按照相對就近原則安排其入學。
杭州市區集體戶口兒童入學,向實際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務區學校報名,由實際居住地所在區教育局按照相對就近原則安排入學。
?、鄯蠗l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規定的時間內經登陸“杭州市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入學預登記及查詢系統”進行預登記,獲得登記碼并妥善保存。2013年6月1日—6月15日,憑登記碼再次登陸本網站查詢初審結果。經初審,符合條件的,持預登記碼和相關材料到實際居住地(以居住證或臨時居住證為依據)所屬教育服務區域的學校報名,經學校驗證材料符合入學條件的,由居住地學校受理報名。當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招生人數時,教育服務區學校應先受理報名,并報區教育局,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至周邊學校就讀。
育才教育集團(總校)的招生對象確定為西湖區老城區范圍(不含留下、蔣村、三墩、雙浦、轉塘)部分符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借讀條件的學齡兒童,該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到育才教育集團(總校)報名登記。報名時間與其它公辦小學同步,為6月22日至23日,補報名時間為6月29日。學生如被育才教育集團(總校)錄取,其他公辦小學就不再錄取。
?。?)招生錄取辦法:
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核定招生計劃,學校不得拒絕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學。
當報名人數超過該校招生計劃時,學校應根據學齡兒童戶籍和家庭住宅情況,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按下列先后順序錄?。?br />
?、賹W齡兒童戶口與父母戶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產的,以父母房產證為依據認定)三者一致,均在小學教育服務區。
?、趯W齡兒童戶籍自學齡兒童出生日起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學教育服務區。
?、蹖W齡兒童戶籍在該小學教育服務區,但不屬于上述兩類的。
?、軐W齡兒童無本市區戶籍,但符合《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杭就學管理暫行辦法》所規定的在杭借讀條件并通過“杭州市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入學預登記及查詢系統”初審或經學校復審是符合入學條件的,家長在規定報名時間內可持家庭戶籍簿和父母雙方身份證、父母雙方在杭的(臨時)居住證和房產證(房屋租賃證明)、父母雙方或一方在杭交納社會保險的憑證、父母雙方或一方與在杭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商部門辦理的在杭營業執照、適齡兒童的預防接種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戶籍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簽發的合法生育證明,及通過“杭州市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入學預登記及查詢系統”初審的預登記碼等,到臨時居住證所在地的教育服務區小學報名登記。符合條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中,居住地(以居住證、臨時居住證為依據)、工作地、社會保險繳納地三者一致的學生,由居住地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在同類學生中優先安排。對未辦理“杭州市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一年級入學預登記及查詢系統”預登記手續的,要求在市教育局規定的時間段補辦網上預登記手續;對不符合杭州市借讀條件的來杭務工人員子女,學校要耐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請家長及早安排孩子到戶籍所在地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