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英才學院創建于1998年,坐落在山東省省會
濟南的高新區。200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山東英才學院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是濟南市唯一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實際占用地近1300畝,擁有統招生1.2萬人及部分自考生,學院現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文法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醫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學院、農學院13個二級學院。
一、地域優勢:山東是中國的經濟、文化、高等教育發達地區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居于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的環渤海經濟圈,北與京津相接,南與長三角相望,山東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都居于全國前列。
經濟大?。荷綎|高速公路里程全國之最,山東是中國自然資源最為豐富、齊全的省份,黃金產量全國第一,主要農產品、海產品排名全國前三位。山東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3。4億元,排名居全國前三。山東省內大中型企業眾多,門類齊全,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渠道。
文化大?。荷綎|自古人杰地靈,這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孔孟之邦,禮儀之鄉。山東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眾多。山東民風純樸,山東人在全國各地有著良好的口碑,山東的社會治安環境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
高等教育大?。荷綎|省的本科高校數量、在校生數量在全國均排前二位,是名符其實的高等教育大省,全國各地眾多學子紛紛選擇來山東上大學。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是山東省的首善之地,濟南地處南北東西交通樞紐地位,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泉城濟南有著天下獨一無二的“泉水”,有享譽全國的大明湖、千
佛山等名勝,秀美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濟南的城市特色,在濟南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贏得了“超奧運”的美譽。正在修建的京滬高鐵貫穿山東、途徑濟南,將使濟南到
北京、
上海的時間縮短為1個半小時、兩個半小時,將為濟南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山東英才學院位于山東省省會濟南,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高校。山東和濟南所具有的優勢為山東英才學院的發展,為英才學子的成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
二、基礎設施超過本科高校標準基礎設施達到本科高校標準
學院占地面積近1300畝,校本部位于濟南市高新區,北校區位于濟陽,現有校舍建筑總面積49萬平方米,教學、生活設施齊全,能滿足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和師生生活的需要。
學院資產總值10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000萬元,教學科研用計算機3500臺,語音室15個,計1728座。多媒體教室122個,計7856座。建有校內實驗實訓樓4座,內設大型實訓中心8個(電子信息、學前教育、機械加工、汽車維修、物流管理、建筑施工、商品零售、醫學擴理),實驗實訓室80個,擁有各類實驗儀器8500臺(套)。還在海信集團、皇明集團等單位建立了10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校外實訓實踐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圖書館現有圖書180余萬冊(其中館藏圖書96萬冊,電子圖書5400G約90萬冊)。中文期刊1800余種?,F設4個大型書庫、3個期刊閱覽室、2個電子閱覽室(240臺微機)和5個大型自習室,有閱覽座位6000多個,并設有視聽室和學術活動室,可為全院師生提供良好的借書、閱覽﹑視聽服務。校園網與國家教育科研網絡相連,可直接提供電子信息文獻檢索。圖書館被評為“全國職業技術學院CNKI數字圖書館示范單位”。
三、“國家教學名師”領銜的師資隊伍
學校緊緊依托省會濟南著名高校和濟南高新區各科研院所的雄厚師資力量,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一大批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在英才學院授課。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104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40余人,博士、碩士300余人。每個專業都有2名以上的高級職稱教師,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占57%。學院還通過聘任、聘請等方式聘請了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政法學院等重點本科高校350余位省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學者擔綱教學工作。學院已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業務優良、結構合理,能夠滿足普通本科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
2008年,山東全省包括山東大學在內共有17名國家教學名師,學院楊文教授被教育部評為國家教學名師,并且是目前全國唯一出自民辦高校的國家教學名師。2009年,“幼兒英語教學法”教學團隊被教育部評為國家本科教學團隊,這是全國民辦高校中唯一的國家教學團隊。這些榮譽表明,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已走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和民辦高校前列。
學院奉行專家治校的原則,先后成立了由學者、專家、教授、企業家組成的“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 “招生就業指導委員會”,對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學質量、學生思想教育、招生就業等工作進行研究和指導,對教育教學質量定期進行考評,確保了高水準的學科建設和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
四、內涵建設領先全國民辦高校及新建本科院校
辦學14年來,學院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圍繞社會需求,以人才培養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誠信辦學,規范管理,形成了“專業知識+現代技能+職業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確定了“以工學和管理學為主干,兼顧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學科定位。
學院現有17個本科專業,48個高職專業,涵蓋電子信息、機械制造、土木建筑、財經、法律、藝術、農學、醫學、文化教育等9大專業門類。學院以就業為導向,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確定了以教育學、工學和管理學為主,兼顧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定位。學院構建了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三個優勢專業群,即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應用電子技術為龍頭的電子信息技術類專業群;以數控技術和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為龍頭的先進制造技術類專業群;以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和學前教育為龍頭的現代服務與管理技術類專業群。優勢專業群包括22個專業,在校生占總數的80%。其中學前教育、市場營銷專業是山東省示范專業,學前教育、檢測技術、物流管理是山東省特色專業。
在教學質量方面,學院制定了《關于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施意見》,設立教學督察科,聘請18位專家教授擔任教學督導員,聘請200多位學生擔任教學信息員,對教學秩序、教學質量進行不定期檢查,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保證了教學質量;學院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落實到課程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建設達標課程100余門,校級優質課程25門,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精品課程16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1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籌建),楊文教授的“幼兒英語教學法”被評為國家精品課,是全國第一門出自民辦院校的國家精品課,并得到教育部資助。2009年,英才學院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是山東省獲獎最多、層次最高的民辦高校。2009年,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學院成為山東省首批和公辦重點大學進行研究生聯合培養的基地,是山東省少數獲此資格的公辦、民辦新建本科高校之一。
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肯定了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評價為:學院辦學指導思想正確;堅持“專業知識+現代技能+職業素養”的育人理念,強調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精神風貌的養成;確立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和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教學管理機制健全;堅持以人為本,把素質教育貫穿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全面的就業服務 可靠的就業保障
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大企業眾多,就業機會多的優勢,積極探索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教育體系和推薦體系。
學院每年投資 100 余萬元作為就業工作專項費用,用于學生的就業工作。自 2001 年起,每年有超過 300 家的省內外大型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境外企業來院選聘畢業生。到目前為止,學院商學院已經同皇明太陽能、山東佳怡物流公司、
天津榮祥商貿有限公司、北京紅黃蘭集團等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對物流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機構制造、計算機技術的部分學生實行“訂單式”的培養。這些“量身定做”出來的工作人員在用人單位很受歡迎,有的已經踏上領導崗位。另外,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和一批幼兒園,經貿英語、會計電算化等專業和中化集團也在進行訂單式培養。2010年4月,由山東省工商聯、濟南市婦聯發起的助推學生就業創業啟動儀式在山東英才學院舉行,170多家企業家與會并與學院洽談校企合作項目。
就業的主要措施有:
1、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行訂單培養等多種模式
學院與浪潮集團、海信集團等省內外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保障了畢業生有良好的實習單位。
2、每年多次組織畢業生推薦會,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就業機會
學院每年舉辦大型的校內畢業生推薦會(招聘會)十幾場,小型招聘會、洽談會100余場,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約上千家,其中國內知名企業占45%,沿海開放城市的用人單位占40%,保障畢業生有充足的選擇空間和就業機會。
3、建立完善的就業信息網絡,保障學生及時學習和了解各種就業信息
學院建有就業信息網,為學生提供遠程網上面試、招聘信息、國家就業政策、學院就業進展等服務,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各種就業信息。
4、完善的就業指導培訓體系,保障學生有科學的知識和良好的心態應對就業
在學院每個年級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并且設置為必修課,指導學生及時掌握就業的知識和技巧,適應當前的就業形勢,了解企業的需求和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心態,科學應對就業市場。
建立職業測評室,幫助學生客觀、科學的認識和分析自己,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就業崗位,保持健康的就業心態,順利就業。這些措施保證了我院學生連年就業率在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通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就業工作,特別是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幾年來,我院的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1%以上,市場營銷、建筑、學前教育、計算機技術、機械制造等專業達到近100%。2009年,學生的就業率達到98%。
辦學14年來,6萬多英才學子走向海爾、海信、浪潮、中國重汽、皇明等各類著名和高新企業,走進政府機關、攻讀研究生,在不同崗位上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因就業工作出色,學院被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評為:“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和全國“大學生KAB創業俱樂部”"全國學生就業實力十強民辦高校"、 "全國民辦院校就業力示范學校"、“山東省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單位”、“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就業力強已經成為英才學院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六、良好的生源、校風、學風,為學生提供成才的美好環境
良好的教學質量和社會信譽給學院帶來了良好的生源質量,學院連續12年在第一志愿錄滿,并且分數線比省線高出100分左右,2008年升為本科院校后,學院的高職錄取線比省錄取線高出200多分。2010年,本科二批文科最高分595分,最低分565分;理科最高分562分,最低分530分。本科三批文科最高分622分(山東省三本最高分),最低517分,理科最高分580分,最低479分。2011年,學院在第一志愿全部錄滿,體現了廣大考生及家長對我院辦學水平的認可。2012年,學院在本科二批和??其浫≈械谝恢驹溉夸洕M,成為山東省唯一錄滿的民辦高校。
英才學子謹遵“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校訓,形成了良好的學風、校風,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英才學子在各類大賽中也屢獲殊榮,普通本科學生四級英語通過率達93%,研究生考試上線率達17%。近三年,學生在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技能大賽中,榮獲國家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3項,省級一等獎26項,二等獎44項,三等獎67項。在“達盛杯”、“畢昇杯”等全國電子畢業設計、電子創新設計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英才學生榮獲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大賽五級一等獎,獲北京奧運會體育展示和現場表演啦啦操大賽大學生組二等獎、社會組一等獎,參加全運會各場館健美操表演獲得表彰,在濟南市文化藝術節上囊括八項冠軍。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設立了全國高校唯一的“發明班”,已取得100多項發明專利。學生顧業棟至今已有20多項發明專利,他將自己的發明專利無償捐獻給世界各國,收到了德國總統、總理、法國總統等30多個國家元首的感謝、表揚信。近三年,有7000多名學生、147個班集體分別受到國家、省、市、學院表彰獎勵。
七、園林式生態校園 現代化教學設施
建設和諧校園,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一直是英才的追求。學院綠草如茵,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具有濃厚的科學文化氣息,是學子們理想的讀書成才之地。漫步在英才學院美麗的校園內,看到的是滿眼翠綠欲滴,聽到的是鳥兒鳴叫,呼吸的是清新自然的空氣,喝的是地下345米的甘泉,感受的是和諧的人文環境。
學院教學生活設施先進,配套齊全。教學樓、綜合樓、圖書館、實訓樓、音樂樓、學生公寓,餐飲中心、大學生活動中心等30余棟近40萬平方米的宏偉建筑錯落有序的掩映在綠樹紅花之間;30多個籃球、排球、網球場、羽毛球場和400米標準跑道的田徑場等運動設施為同學們提供了充足的活動場所;校醫院、浴室、郵局、銀行、超市、洗衣房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學院綠化面積達到50%以上,環境優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被山東省建設廳評為“山東省花園式單位”、濟南市“綠化先進單位”。2005年底學院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省委高校工委校園文明建設評估,并被授予學院“文明校園”稱號。
八、誠信辦學、大愛無疆、信譽八方
誠信辦學、規范管理是高校的生命之源、立校之本,學院在12年的辦學中認真實踐了這一準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
學院始終堅持把誠信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招生政策和下達的招生計劃,遵守國家和省市關于民辦教育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每年的招生簡章都經過省教育廳的審查備案,并在招生宣傳中嚴格遵守,不進行夸大宣傳,不超越教育廳審查備案的招生簡章范疇。2006年、2009年在全省高校改進和加強招生管理工作會議上,學院兩次成為全省高職院校中唯一一所介紹經驗的院校,體現了省政府對學院規范辦學、誠信招生的肯定。
山東英才學院建校14年來,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以營利為目的,以培養人才為宗旨,把所有收入都用到辦學上,用到英才學子的成長上,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使英才學院成為一所充滿愛心的學校。
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教授榮獲“中國十大杰出母親”、“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學院黨委發布文件,并在大學生中心廣場矗立“中國十大杰出母親”杯,號召廣大教職員工向楊文董事長學習,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英才學院對學生充滿著愛心,三年來共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減免學費1481萬余元。除每年發放近600萬元國家獎學金、助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助學金外,學院還撥款3000萬元設立“中國十大杰出母親楊文獎助基金”,至今已經撥付1100多萬元發放給優秀學生和經濟困難的學生。學院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民間組織”、“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院積極發動廣大黨員干部對學生獻愛心,每年學院黨委都開展“聯五幫一”活動,即每名黨員聯系5名學生幫助1名經濟困難的學生,全體黨員先后為學生獻愛心10余萬元。
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也在關心英才學子的成長,山東省委原副書記王修智、國舜集團、英才畢業生宋興華等都在學院設立獎學金,讓英才的學子時刻沐浴在愛的暖流中,感受到學院的溫暖、社會的溫暖,在愛中健康成長。
英才學子對國家、對社會有著強烈的責任感、愛心,在汶川大震中,萬名學子組成的“心中川”哀悼場面被全國數百家媒體刊載;西南大旱,英才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率先舉行“為災區捐一瓶水”活動;玉樹地震,英才萬名師生哀悼場面又被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和眾多媒體報道。
英才學院的辦學得到了黨和政府、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肯定。
2012年5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視察我院,她對我院的辦學成績,對學前教育專業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給予充分肯定,她說:“我看到了幼兒教育事業的希望?!币暡旎顒咏Y束時,嚴雋琪副委員長對楊文董事長和我說:“你們學校辦得很好?!睂鲜腥舜笾魅涡扉L玉說:“感謝濟南市政府支持辦了一所這么好的學校?!?br />
2012年9月7日,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姜異康同志來到學院看望教師,據了解,在全國這是省委書記第一次在教師節看望民辦高校教師。陪同姜書記到校的還有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敏,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雷建國,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教育廳廳長齊濤、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齊秀生等領導。姜書記興致勃勃地視察了物流、機械、建工、學前四個實訓中心和圖書館,認真聽取了四個二級學院院長的工作匯報,和學生、教師進行了親切交談,視察了將軍書屋和思想政治課教學部。視察結束后,他說:“英才辦得很好,培養了很多應用人才,你們學校在很多方面都很有特色,學生在這里可以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本領,將來為和諧社會和建設文化強省做出貢獻,報效國家”。
2012年暑假中,新華社總社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了6所公辦民辦高校,進行了關于高校內涵建設的深度采訪。我院作為山東省民辦高校的代表入選,所形成的調研報告報送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劉延東同志做了批示。
2004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民間組織”,2005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高等學校校園文明建設評估。2006年被山東省人事廳、教育廳授予“山東省民辦教育先進集體”。2009年以“優秀”成績通過了省委高校工委組織的“德育評估”和團省委組織的“共青團規范化建設評估”。2010年,通過了省教育廳、省檔案局組織的檔案評估,獲得省一級檔案館稱號。2009年被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授予“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單位”、被山東省雙擁領導小組授予 “山東省雙擁工作社會化示范單位”。 在2009年、2011發布的《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中,學院進入全國前十位、是山東省排名最高的民辦高校;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山東省社科院公布的《山東省民辦高校公眾滿意度調查》報告中,山東英才學院排名均居全省第一。2010年7月,《人民日報》第7版《調查與思考》欄目刊發了山東省政協課題組所做的專題:《山東英才學院成功辦學的實踐及啟示》。2012年6月18日,新華社所屬《山東參考》雜志發表了記者劉寶森、張倩倩所寫的《把握辦學方向 重視內涵建設——山東英才學院成功辦學的啟示》的專題調研報告,該報告對我院的教學質量、內涵建設、人才培養、師資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我院的辦學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呈送山東省省委書記、省長、省委常委、副省長。
英才學院建校14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關愛下,取得又好又快的發展。我院將繼續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創建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民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