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一揮】單字解釋
一:基本詞義 ◎ 一 yī 〈數〉 (1) (指事?!耙弧笔菨h字部首之一。本義:數詞。大寫作“壹”。最小的正整數。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量) (2) 同本義 [one]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墩f文》 一也者,萬物之本也?!痘茨献印ぴ徰浴?抱一而天下試?!独献印?故一人有事于四方?!稌ぞ龏]》。傳:“天子也?!?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獫h·賈誼《過秦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殺死大臣郭崇韜,時謠言紛起,人心惶惶。屯駐在貝州(現河北省清河縣)的軍人皇甫暉勾結黨羽作亂,擁立指揮使趙在禮為帥,攻入鄴都(現河南省安陽市)。邢州(現河北省邢臺市)、滄州駐軍相繼作亂。)——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一境(一個...
大:基本詞義 ◎ 大 dài 〈名〉 (1) 見“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generation] 陵家歷大為軍將,世世從軍為國征?!抖鼗妥兾募だ盍曜兾摹?(3) 另見 dà 基本詞義 ◎ 大 dà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按蟆笔菨h字部首之一,從“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本義:大小的“大”) (2) 形容體積、面積、數量、力量、規模、程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詞?!墩f文》 遵彼大路兮?!对姟む嶏L·遵大路》 大有?!兑住?。釋文:“大有,包容豐富之象?!?大報天而主日也?!抖Y記·郊特牲》。 其朝踐用兩大尊?!吨芏Y·司尊彝》。司農注...
揮:基本詞義 ◎ 揮 揮 huī 〈動〉 (1) (形聲。從手,軍聲。本義:拋灑、甩出) (2) 同本義 [wipe off;shed] 揮,備也?!墩f文》 而揮之,謂振去之也?!吨芏Y·考工記·幌氏》 飲玉爵者弗揮?!抖Y記·曲禮》 揮涕戀行在,道八猶恍惚?!鸥Α侗闭鳌?既而揮之?!蹲髠鳌べ夜辍?揮汗成雨?!稇饑摺R策》 (3) 又如:揮涕(灑淚,哭泣);揮塵(拂塵);揮墨(揮灑墨水) (4) 舞動;搖動 [brandish;flourish;wave] 揮手自茲去?!啤?李白《送友人》 大呼揮椎?!鳌?魏禧《大鐵椎傳》 急揮幟?!濉?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揮刀奮斫。 (5) 又如:揮楚(揮杖拷打);揮羽(揮動羽扇);揮弄(揮動);揮棹(搖動長槳) (6) 揮毫書寫 [wield]。如:揮翰(運筆書寫);揮染(運筆作畫);揮拂(運筆書寫);揮斧(喻揮筆為文);揮掃(運筆書寫) (7) 彈奏...
筆:基本詞義 ◎ 筆 筆 bǐ 〈名〉 (1) (會意。從竹,從聿?!绊病? yù ),是“筆”的本字,小篆象以手執筆。古時毛筆筆桿都是以竹制成,故從竹。簡化字“筆”,“從竹從毛”會意,指舊時用的毛筆。此字最早見于北齊雋修羅碑,是六朝時的俗字。也見于《集韻》。本義:毛筆) (2) 同本義 [pen] 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墩f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為之,加竹。 史載筆,士載言?!抖Y記·曲禮》 不能竟書而擱筆?!濉?林覺民《與妻書》 (3) 又如:毛筆;鋼筆;圓珠筆;筆削(修改文章);筆帕之敬(雅潔的禮品);筆楮難窮(文字難以充分表達。楮:紙的代稱) (4) 指字畫詩文等以筆書寫繪制而成的作品 [words;writing]。如:筆圣(超絕凡常的書法家);筆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對詩而言 [prose]。如:筆文(書面文辭);筆述(文字記述) (6) 筆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