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疑冰】單字解釋
冰:基本詞義 ◎ 冰 氷 bīng 〈名〉 (1) (會意。從仌,從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體積增大,表面上漲(上拱)形?!墩f文》:“凍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變成。從“仌”從“水”的會意字,于是“仌”就專用作部首。本義:水凍結而成的固體) (2) 同本義 [ice] 冰,水堅也?!墩f文》 履霜堅冰至?!兑住だぁ?迨冰未泮?!对姟ぺL·匏有苦葉》 冰者,陰之盛而水滯者也?!稘h書·五行志》 冰,水為之?!盾髯印駥W》 冰解而凍釋?!豆茏印の逍小?公徒釋甲,執冰而踞?!蹲髠鳌ふ压迥辍?(3) 又如:冰扳(冰鎮);冰麝(冰片與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樣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潔,并無茍且之事);冰輪(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match-...
夏:基本詞義 ◎ 夏 xià 〈名〉 (1) (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 xié ),人頭。臼( jù ),兩手,攵( suī ),兩足。合起來象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 (2) 同本義。也稱華夏、諸夏 [Chinese] 夏,中國之人也?!墩f文》。 朱駿聲曰:“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3) 泛指中國 [China] 蠻夷猾夏?!稌に吹洹?。 孔傳:“夏, 華夏?!?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豆騻鳌こ晒迥辍?。注:“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此之謂夏聲?!蹲髠鳌は骞拍辍?。服注:“與諸夏同風?!?東夏之命?!秴问洗呵铩げ旖瘛?。注:“東方也?!?(4) 又如:夏盟(古代華夏諸國間的結盟);夏聲(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 (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6)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王朝...
疑:基本詞義 ◎ 疑 yí 〈動〉 (1) (形聲。小篆字形。從子止匕,矢聲。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義:懷疑) (2) 同本義 [disbelieve;doubt;suspect] 疑,惑也?!墩f文》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秾O子·謀攻》 時至而疑?!吨軙ね跖濉?疑鄰人之父?!俄n非子·說難》 吾嘗疑乎是?!啤?柳宗元《捕蛇者說》 疑是地上霜?!啤?李白《靜夜思》 自疑身外?!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钟X民《與妻書》 (3) 又如:疑思(疑慮);疑影(懷疑;疑團);疑猜(懷疑猜測);疑齪(疑惑);疑狐(懷疑;狐疑);疑念(因懷疑而思索);疑蹤(可疑之處);疑結(猶疑團);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敵(迷惑敵人);疑人(懷疑他人);疑揣(懷疑猜測);疑惑(懷疑,不相信) (4) 迷惑,猶豫不定 [be puzzled] 疑行無成...
蟲:基本詞義 ◎ 蟲 蟲 chóng 〈名〉 (1) (會意。漢字部首之一,從“蟲”的字多與昆蟲、蛇等有關。按:“蟲”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讀 huǐ, 即虺,是一種毒蛇。后為“蟲”的簡體。本義:昆蟲的通稱) (2) 同本義 [insect] 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墩f文》 風為蟲?!犊鬃蛹艺Z·執轡》 煩氣為蟲?!痘茨献印ぞ瘛?禽獸蟲蛾?!读凶印S帝》 蟲飛薨薨?!对姟R風·桑柔》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醢彩队伟U山記》 人民不勝蟲蛇?!俄n非子·五蠹》 (3) 又如:蟲豸(昆蟲;蟲子);蟲蛭(小蟲子);蟲天(百蟲能各自適應所處的環境);蟲吊(蟲聲。其聲凄切,有如吊問);蟲出(人死后數日則尸體生蟲。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蟲?!盾髯印?(4) 古代泛指所有的動物 [animal] 蛟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