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沿革
萍鄉高等??茖W校創辦于1978年,前身為
宜春師專萍鄉大專班。1982年8月,萍鄉市人民政府決定學校定名為萍鄉市教師進修學院。1982年11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萍鄉教育學院,主要承擔培養全市中學師資、培訓在職教師等任務。1993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萍鄉教育學院升格為萍鄉高等??茖W校。
二、基本情況
學校位于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萍鄉安源,現有校園面積1008畝,發展規劃用地1502畝。
1.學?,F設置11個系(中心),開設43個??茖I?,F有全日制在校生8660人,成人(夜大學)學員307人。
2.學?,F有專任教師49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50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7.55%,具有研究生學歷以上專任教師23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6.18%。專任教師中有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骨干教師12人,1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獲省政府特殊津貼,校級學科帶頭人17人,擁有商務英語和教育心理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3.學?,F有校舍建筑面積26.7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17.7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460萬元。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學校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144個。
4.學校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圖書86萬冊,電子圖書15萬冊,數據庫2個。
三、辦學成就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追求卓越、求實創新、科學發展”的辦學思路,以就業為導向,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為基礎,調整完善專業設置,重點建設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學?,F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學教育和商務英語3個省級特色專業;有應用電子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工程造價、體育教育、商務英語、語文教育、文秘等7個省級示范專業;有應用電子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工程造價、體育教育、商務英語、語文教育、文秘、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電子商務、經濟管理、數學教育等11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學校十分重視課程體系的建設,形成了以專業必修課、公共必修課為主、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為輔的課程體系?,F有教育學、英語精讀、心理學、數據庫原理、現代企業管理等5門省級優質課程,有高等數學等22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全省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各類專業知識與制作大賽,所獲獎項與層次,均居全省??茖W校之首。
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組建了學術委員會、高教研究與評估所;成立了“安源工運研究所”、“文廷式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所”、“心理技術應用研究所”、“教育教學研究會”等多個研究機構;辦有學術刊物《萍鄉高等??茖W校學報》。近五年來,立項科研項目16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以上17項,市廳級以上91項;公開發表論文1200篇,三大索引(SCI、EI、ISTP)收錄27篇,核心期刊217篇;出版著作(含主編、參編教材)86部。
學校還與湖南師大、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大學聯辦了碩士學位研究生班;與湖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聯辦了遠程本科教育;與本省的本科院校聯辦函授、自考本科教育。2009年元月,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科爾曼先生率團來訪,啟動了兩校間國際交流與合作。
建校以來,學校已為萍鄉市及周邊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4萬余各類人才,學校的畢業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廣泛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強化技能訓練,取得很好的效果。
學校先后通過了全省高校校風建設十年總結大檢查、黨建工作評估、基礎實驗室評估、學生宿舍評估等,榮獲“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科技部全國“十佳優秀培訓基地”、“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高校綠化先進單位”、“江西省校務公開先進學?!?、“全省國內安全保衛工作優秀單位”、“江西省普通高校先進教務處”、“江西省文明單位”、 “省規范管理活動先進集體”、“省師資培訓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四、發展設想
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立足萍鄉,面向贛西,輻射全國,以文理學科為基礎,著力發展工學,積極發展管理學,形成各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把學校辦成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基礎教育師資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學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