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查慎行的詩詞(92首)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滴跛氖?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主要成就

      査慎行受經史于著名學者黃宗羲,受詩法于桐城詩人錢澄之;又與朱彝尊為中表兄弟,得其獎譽,聲名早著。入朝后從軍西南,隨駕東北,又飽覽各地風光。其論詩以為“詩之厚,在意不在辭;詩之雄,在氣不在直;詩之靈,在空不在巧;詩之淡,在脫不在易”(查為仁《蓮坡詩話》。他以“空靈”創新為尚。得力于陸游很深;著《補注東坡編年詩》50卷,受蘇軾的影響亦大。其詩工于刻畫鍛煉,又多采用白描手法。袁枚《論詩絕句》稱其詩“一味白描神活現,畫中誰似李龍眠”。擬之以北宋畫家李公麟。清初詩人多學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學唐宋,成為清初效法宋詩最有成就的作者。對詩壇影響極大。趙翼《甌北詩話》認為:“梅村(吳偉業)后,欲舉一家列唐宋諸公之后者,實難其人。惟查初白才氣開展,工力純熟,要其功力之深,則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p>

      查慎行詩多紀游吊古之作,又多作組詩。古體如《中秋夜洞庭對月歌》、《石鐘山》、《五老峰觀海綿歌》;近體組詩如《金陵雜詠二十首》、《荊州雜詩六首》、《邯鄲懷古三首》、《汴梁雜詩八首》、《建溪□歌詞十二章》、《桂江舟行口號十首》等,都頗著名。反映民間疾苦的篇章則不多,只有《秦郵道中即目》、《蕪湖關》,《白楊堤晚泊》、《蘆洲行》、《憫農詩》、《賑饑謠》等詩,寫及了這方面內容。

      查慎行的詩“平生所作,不下萬首”(許汝霖《敬業堂詩集序》)。后經他刪定為4600余篇,按時地編次為《敬業堂詩集》48卷,《續集》 6卷,另有《詞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絕少,《敬業堂文集》3卷,《別集》1卷,共100余篇,子孫搜訪匯編而成。金庸小說《鹿鼎記》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詩中的對句。

      人物生平

      5歲能詩,“始入小學”。
      6歲“通聲韻,工屬對”
      10歲作《武侯論》。曾就學于黃宗羲,研究經學,對《周易》尤有心得。
      19歲“讀書于武林吳山,從慈溪葉伯寅先生學”,
      20歲補諸生,出門遠游,遍歷云貴、華中、華北、東南各地,寫出大量詩作,名噪一時。曾在納蘭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
      23歲應童子試
      康熙二十八年(1689),牽涉洪升《長生殿》的國恤張樂事件,遭革職,驅逐回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又號查田,籍貫改作錢塘。
      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舉人。
      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東巡,因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隨入都,入直南書房。
      康熙四十二年(1703)賜進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編修,后充武英殿總裁纂述。曾3次隨駕巡游塞外,歲時風土,悉記以詩。得帝器重,親書“敬業堂”額以賜。
      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潛心著述,人稱初白先生。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世宗知其端謹,特許其父子返回田里。
      次年放歸,不到兩個月即去世。其長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進士,時稱“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

      查慎行的詩詞列表

      • 清代:查慎行

        經旬坐穩一蒲團,才閱朝寒又晚寒。蘊火梅欣先臘放,避霜菊耐涉冬看。

        散花庵里新居士,視草臺中舊史官。勿著兩般分別相,大千世界本來寬。

      • 清代:查慎行

        童時了了記觀河,六十三年忽已過。眼暗耳聾知老否,葛涼裘暖奈身何。

        一帆去國談何易,萬卷無家累亦多。愛惜精神圖省事,明年兼擬謝詩魔。

      • 清代:查慎行

        不畏群嗤不受憐,孤行一意久彌堅。敢夸愿大難成佛,肯?丹余蚤得仙。

        方朔文章多詭俗,放翁家世少高年。色經指訣全拋卻,人壽終非草木延。

      • 清代:查慎行

        不是微之定牧之,紫薇亭擅舍人辭。十年未就《歸田賦》,眾口猶傳赴洛詩。

        往事相關棋已散,秋風才到鬢先知。怪來東閣留賓地,難遣深情是酒卮。

      • 清代:查慎行

        又作西城半日留,短筇筋力試山游。愛隨云氣穿仙掌,笑插花枝上佛頭。

        三面城根三面水,一層樹杪一層樓。人情那得能知足,好景多貪極目收。

      • 清代:查慎行

        松圓為友河東婦,集里多編倡和詩。生不并時憐我晚,死無他恨惜公遲。

        崢嶸怪石苔封洞,曲折虛廊水瀉池。惆悵柳圍今合抱,攀條人去幾何時。

      • 清代:查慎行

        短褐頻趨道路塵,青氈猶是向來貧。為憐褦襶隨朝士,特賜哆啰出罽賓。

        燥濕推恩慚厚庇,短長稱意荷終身。從今聽雨聽風候,儤直堪夸楯梐人。

      • 清代:查慎行

        三月風光連上巳,人如蛺蝶斗裙衫。兩山鐘磬東西寺,十里煙波遠近帆。

        拄杖我來尋履跡,題詩僧乞署頭銜。篋中亦有新排集,儻許經房貯一函。

      • 清代:查慎行

        臥看星回晷景移,流光冉冉與衰期。人言宦海藏身易,自笑生涯見事遲。

        夜似小年寒漸信,病非一日老方知。惟余莼菜思歸興,蚤在秋風未起時。

      • 清代:查慎行

        憶昨公車待詔來,微名忽忝廁鄒枚。主恩不以優徘畜,士氣原于教養培。

        身作紅云長傍日,心如白雪漸成灰。依稀一覺游仙夢,初自蓬山絕頂回。

      • 清代:查慎行

        茫茫大地托根孤,只道煙霄是坦途。短袖曾陪如意舞,長眉難畫入時圖。

        移鐙見蝎寧防毒,誤筆成蠅肯被污。竊喜退飛猶有路,的應決計莫躊躕。

      • 清代:查慎行

        盡遣兒孫歸故里,尚留弟侄伴他鄉。囊空預借三年俸,祿入粗供四口糧。

        舊積詩逋呵凍了,近添酒債典衣償。蕭然此外無余欠,領取南窗枕味長。

      • 清代:查慎行

        雨露榮枯共一天,塵沙聚散幾同年。車摧卻怪蓬猶轉,玉碎何圖瓦幸全。

        蟻穴冰封殘雪后,雁程風系夕陽前。故人珍重留行意,回首觚棱自惘然。

      • 清代:查慎行

        科詔加恩典不常,征軺就道輩相望。抱經佚老頭多白,拾芥群兒口半黃。

        慘澹風云憐入彀,冬烘頭腦怕當場。退身引疾猶多愧,我昔曾荒陸氏莊。

      • 清代:查慎行

        海內連年喪老成,南傷秀水北新城。讀書自要師前輩,知己誰能托后生。

        此段人情看爛熟,向來士習例相輕。笑他江左衣冠族,誓墓區區為角聲。

      • 清代:查慎行

        地降天升氣不交,羽禽何物尚膠膠。霜濃四野鴉爭粒,葉禿千林鵲露巢。

        各有經營寧得已,未知辛苦定誰教。息黥補劓勞生事,蓋頂終須一把茅。

      • 清代:查慎行

        人謂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

        亂余賓客搜亡命,赦后英雄恥故鄉。

        寶劍塵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

        隨身一掬瀾翻淚,不哭窮途哭戰場。

      • 清代:查慎行

        徑路先須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鉤連??蠑y蕓蠹隨書局,任放醯雞覆甕天。

        出處心情三聘后,滄桑人物兩朝前。先生高臥貧何礙,流俗知音恐未然。

      • 清代:查慎行

        盤煙下層霄,山骨微負士。

        陰陰日光淡。

        漠漠風氣古。

        寶樹壓橋低,一溪環菜圃。

        香山舊吟地,花徑兼宿莽。

        廢寺亦荒涼,半間用茅補。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靜無匿聲,虛檐應樵斧。

      • 清代:查慎行

        岳岳寒松表御書,新堂歸到好懸車。身名似此真無愧,進退何人綽有余。

        報國文章傳后起,立朝風骨想當初。不因祖帳東門道,太息方煩比二疏。

      查慎行詩詞名句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2.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