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播的詩詞(3首)

王播(759~830)字明敭(同“揚”),太原(今太原)人。貞元(786~805年)中擢進士,舉賢良方正異等。長慶初歷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和初拜左仆射,封太原郡公。卒,謚曰敬。工書,嘗書唐鳳翔尹李晟為國修寺碑?!短茣緜鳌?、《墨池編》、《佩文齋書畫譜》
人物生平
王播,字明敭,原籍太原(今太原),其父王恕,曾任揚州(今江蘇揚州)倉曹參軍,遂以揚州為家。王播生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卒于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唐德宗貞元十年(791年)考中進土,同年又應制舉賢良方正科,成績優異,補盩至(今陜西西周至)尉。
在任期間,王播剖斷獄訟,明察秋毫,深得御史中丞李汶的賞識,被推薦任監察御史。當時,官場黑暗,政治腐敗,賄胳公行。王播身為監察御史,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曾冒著丟官的危險彈劾并罷免了把有賄賂罪的云陽(今陜西境內)丞源咸季,將擢升為侍御史。
貞元未年,王播因得罪驕橫的京兆尹李實,被貶為三原(今陜西富平西南)縣令。他在任職期間,縣中豪強犯法,也以法繩之,不予寬宥,年終考課,政績為“畿邑之最”。
唐順宗即位,任命王播為駕部員外郎。他執法嚴明,嚴厲打擊不逞之徒,政績突出。擢任工部郎中、知御史雜事。后來,王播出任長安縣令。當時,正值關中饑荒,諸鎮禁止糧食出境。王播奏明朝廷,下詔令各地賑援畿輔,關中地區的老百姓賴以渡過饑荒。王播屢遷刑部侍郎、禮部尚書等職。
從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起,王播一直兼任諸道鹽鐵轉運使,負責運送朝廷征收的財賦收入,因其政績突出,為同僚所稱贊,并多次得到皇帝的表彰。
元和九年(814年),唐憲宗下令討伐淮西(治今河南汝南)強藩吳元濟,各路官軍緊急出動,軍需供應異常緊張。兼任鹽鐵轉運使的王播推薦深通“泉貨盈虛”的程異為副使,馳赴江淮督促財賦,朝廷對淮西用兵三、四年而“兵得無乏”。王播對淮西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元和十三年(818年),王播受宰相皇甫縛的排擠,調離中央,去任偏遠的劍南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節度使。他所兼任的鹽鐵轉運使一職由程異繼任。這次貶謫,對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竟一改過去幾十年的為人作風,專以奉迎權貴為務。
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王播居官10年,并曾兩次出任宰相,就是憑苛剝人民,賄賂皇帝和宦官而取得的。唐穆宗一即位,立刻貶逐了奸相皇甫縛。王播在西川聞訊,“大修貢奉,且以結賂宦官,求為相”,很快被召回朝廷,擔任宰相。當時,河北三鎮(盧龍,成德、魏博)相繼復叛朝廷,在此事關國家安危的重大問題上,宰相王播竟“不措一言”因此,王播被免相,調任淮南節度使 (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王播下車伊始,正值淮南遭受特大早災,老百姓窮困潦倒,他卻加劇盤剝敲詐,“民皆怨之”。唐敬宗朝宦官王守澄專權用事,王播“廣求珍異”賄賂之。為了得到唐敬宗的擢拔,他還在鹽、銅稅內,巧為苛斂,以“羨余”名目每月向皇帝進奉,年達百萬余緡。唐文宗繼位以后,王播自淮南入朝,向唐文宗“獻玉帶十有三”,“進大小銀盌三千四百枚,綾絹二十萬匹”。因此,唐文宗又提拔他擔任了宰相,進封為太原郡公。一直到太和四年(830年),王播病死,年72歲。
人物評價
王播雖然有隨波逐流、隨勢沉浮的劣行,當時已為士大夫所唾棄,認為他以“奸邪進取”,“不存士行”;但是他畢竟出身寒門,從小孤貧,憑著刻苦勤奮,以文辭自立,所以他“居官強濟”,“勤于吏治”,往往人所不堪勝任之事,他卻反以為樂。例如,他在淮南節度使任上,比較注意水利工程的維修和興建。使漕運從此暢通無阻。這也是王播為后人所懷念的一個重要原因。
王播的詩詞列表
-
唐代: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院新修。
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后鐘。
三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 -
唐代:王播
昔年獻賦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卻悲。三徑僅存新竹樹,
四鄰惟見舊孫兒。壁間潛認偷光處,川上寧忘結網時。
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
唐代:王播
昔年獻賦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卻悲。三徑僅存新竹樹,四鄰惟見舊孫兒。
壁間潛認偷光處,川上寧忘結網時。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王播詩詞名句
詩詞推薦
- 方景賢宋景濂夜坐觀吳中雜詩遂及宣和博古圖為賦此元代:吳萊
- 鷓鴣天 秋日黃山寫意:熊東遨
- 題幼安濯足圖元代:胡天游
- 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宋代:劉克莊
- 送周世寧還明代:韓邦靖
- 隱居墓明代:顧璘
- 游思庵宋代:趙蕃
- 偶成 其三宋代:夏竦
- 贈潘守愚思質昆弟 其四清代:羅有高
- 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唐代:朱慶馀
- 金城柳宋代:馬之純
- 洗竹宋代:劉敞
- 寄謝云安知軍王端屯田宋代:趙抃
- 送劉道純宋代:黃庭堅
- 客舍寫懷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四宋代: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