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李渤的詩詞(6首)

      李渤

      唐穆宗即位,召為考功員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權幸,該升則升,該降則降。并上書言宰臣肖免等尸位素餐,平庸誤國,為權臣所顧忌,言其性情粗放,越職言事,出為虔州刺史。長慶元年(821),調任江州刺史。工詩文,書、畫亦皆可喜。卒年五十九。

      人物生平

      曾與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棲賢寺一帶讀書。他在白鹿洞養了一只白鹿、并常隨白鹿外出走訪與游覽。因此,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讀書處稱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時,舊地重游,在白鹿洞廣植花木,增設臺榭、宅舍、書院,修葺一新。至今白鹿洞書還存有紀念李渤先賢祠和后人石雕的白鹿。

      長慶二年,李渤被調回長安,任職方郎中,升遷諫議大夫。敬宗即位,轉給事中。因仗義執言,抨擊太監橫行霸道,并為鄂縣縣令崔發鳴不平,又出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觀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罷歸洛陽。李渤雖被排斥,但諫官繼續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賓客征至京師,月余卒,時年五十九,贈禮部尚書。

      人物評價

      《舊唐書》對李渤的評價是:品德高尚,不隨便附和。勢利之徒謂其矯情求譽;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終不息言,以挽救時弊,值得尊重。

      李渤的詩詞列表

      • 唐代:李渤

        前年別時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離鴻一別影初分,

        淚袖雙揮心哽咽。別來幾度得音書,南岳知□□□□。

        廬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萬尺。社榜長題高士名,

        食堂每記云山跡。我本開云此山住,偶為名利相縈誤。

        自負心機四十年,羞聞社客山中篇。憂時魂夢憶歸路,

        覺來疑在林中眠。昨日亭前烏鵲喜,果得今朝爾來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盡說江南數千里。自憐兄弟今五人,

        共縈儒素家尚貧。雖然廩餼各不一,就中總免拘常倫。

        長兄年少曾落托,拔劍沙場隨衛霍??诶镫m譚周孔文,

        懷中不舍孫吳略。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

        非論疾惡志如霜,更覺臨泉心似鐵。第三之兄更奇異,

        昂昂獨負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貴。

        卻愁清逸不干時,高蹤大器無人知。倘逢感激許然諾,

        必能萬古留清規。念爾年來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獨立。

        卷中筆落星漢搖,洞里丹靈鬼神泣。嗟余流浪心最狂,

        十年學劍逢時康。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間談笑多相妨。

        廣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樓還醉宿。朝走安公櫪上駒,

        暮倫陶令籬邊菊。近來詩思殊無況,苦被時流不相放。

        云騰浪走勢未衰,鶴膝蜂腰豈能障。送爾為文殊不識,

        貴從一一傳胸臆。若到湖南見紫霄,會須待我同攀陟。

      • 唐代:李渤

        常嘆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難來。

        欲知別后留情處,手種巖花次第開。

        如云不厭蒼梧遠,似雁逢春又北歸。

        惟有隱山溪上月,年年相望兩依依。

      • 唐代:李渤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皆愁萬里程。

        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

      • 唐代:李渤

        扁舟初泛入瀧船,隱約乘槎上漢年。岸狹束成三級浪,山高分得一毫天。

        掃開盤石那無酒,流出桃花恐有仙。青史若能留姓字,直須來此釣溪煙。

      • 唐代:李渤

        嶙峋峭壁武溪東,聳起昌文疊秀峰??展攘髀暅喒芑a,斷云出岫倚崆峒。

        依稀玉韞含輝曉,爛熳花飛點翠融。自是山靈開淑氣,遙看拱璧郁青蔥。

      • 唐代:李渤

        玄巖麗南溪,新泉發幽色。巖泉孕靈秀,云煙紛崖壁。

        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窈窕去未窮,環回勢難極。

        玉池似無水,玄井昏不測。仙戶掩復開,乳膏凝更滴。

        丹砂有遺址,石徑無留跡。南眺蒼梧云,北望洞庭客。

        蕭條風煙外,爽朗形神寂。若值浮丘翁,從此謝塵役。

      李渤詩詞名句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2.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