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呂溫的詩詞(110首)

      呂溫

      呂溫(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次年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

      人物生平

      呂溫是封建時代非常難得的一位開明法學家和法律實踐者。呂家為唐代世宦名門,溫祖呂延之官至浙江東道節度使,父呂渭官至禮部侍郎,呂溫兄弟四人皆有才名,以文學稱世。呂溫幼年從父學,及長,師事著名學者陸贄研習《春秋》,并從梁肅學詩,詩文為時人賞識。進士及第的次年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與同時代考取功名的士子一樣,呂溫在及第后也有幾年外出漫游,直至28歲那年才返鄉為父守孝。貞元十九年(803年),呂溫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并成為王叔文“永貞革新”集團中的一員。第二年,呂溫隨御史中丞張薦出使吐蕃,留居一年有余。因而,當“永貞革新”失敗后,“二王八司馬”或遭殺戮或被貶僻地,獨呂溫不僅因外使得免,還緣例晉升戶部員外郎。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呂溫升任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因與御史中丞竇群、監察御史羊士諤等彈劾宰相李吉甫勾結術士惑亂朝政,先后被貶為均州刺史、道州刺史。一年后又改貶衡州刺史。在道州、衡州任上,呂溫打擊豪紳、懲治腐敗,使二州上下煥然一新,政績卓著。但在衡州僅年余便病逝任上。柳宗元在《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中曾悼他“志不得行,功不得施?!?,二州(指道州、衡州)之人哭者逾月”。好友劉禹錫也說他“年益壯,志益大,遂拔去文字,與雋賢交,重氣概,核名實,歆然以致君及物為大欲。每與其徒講疑考要皇王霸強之術、臣子忠孝之道,出入上下,百千年間,詆訶角逐,疊發連注”。(《呂君集紀》)當是對呂溫一生人格、出處、追求的極好概括。呂溫逝后,劉禹錫將其詩文輯為《呂衡州集》十卷(原集已佚,今十卷二百余篇經過了后人的加工整理),后有《呂和叔文集》行世,《全唐詩》收其詩二卷百余首。呂溫一生于政余多所撰作,學問文章頗為時人推重。呂溫的法制思想基本承襲了封建正統,在倡導明刑立威的同時,又特別強調“德主刑輔”,即刑罰的施行應服務于“德”,只有“導之以德”,才能使人“遷善遠”。他認為,為政者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須做到“修誠”、“任智”、“立威”,且三者應“總而行之,迭收其效”,不能有任何偏廢。其中,明刑立威是治國的首要問題,只有“立威”,才能“責人不欺,而人固不敢欺”;“任智”為治,就是要達成“求人不欺,而人亦不能欺”的目的,最終“智達”而“政成”;“修誠”是一種“上德”的理想境界,以此為治,方能取得“不求不欺于人,而人不忍欺”的結果。因而,作為治國者,要想有條不紊地達成這三種理想境界,自身一定要“身有紀律,言有典章;剛包其柔,威克其愛;權之以法制,董之以刑罰”。在刑罰的實施過程中,呂溫還特別強調寬猛互用,“寬則人慢,糾之以猛;猛則人殘,施之以寬”。二者相互搭配,相濟相補,方能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并且,為了維護法的尊嚴和公正,他還極力主張廢止沿襲已久的“功臣恕死”和“納粟贖罪”司法惡習。他認為,刑賞是國之大體,為政者理應鄭重待之。有功必賞有罪必刑,本是天經地義之事,而若勛臣犯了死罪得以免死,無疑是廢刑亂法,鼓勵犯罪,于君于臣都是無益的。從君主方面看,“夫其賢如太公,忠如伊尹,唯君知臣,可以勿貳。而遽宥以死罪,是疑其不終,非所以待之以誠,而屬君子之心也。若乃猾如狗盜、庸如黥徒,未有罪而先恕之死,是不許其慕生廉恥,自固名節,非所以導之以德,而勸小人之善也”。就為臣者言,“使賢而有功,驚寵懼滿,自居無過之地,何恕死為?使愚而有功,已小人之幸,又告以無死,是增驕而啟奸,適所謂賞之以禍也?!彼?,明君治世,司法定當萬眾如一,就是對勛臣貴胄,也應“安之以爵祿,護之以紀律,明之以好惡,聳之以祝?!?,萬不可姑息養奸,遺禍于家國?!八∷馈敝?,絕非理想社會和明君所該施行的。至如“納粟贖罪”,呂溫更認為這是對法的尊嚴的挑戰。倘使以粟除罪,兇徒貪吏便會肆無忌憚地作惡。因為有粟可納,免門大開,作奸犯科還有什么顧忌呢?這樣一來,朝廷法律定得再嚴,就是“臨以斧鋮,驅于鼎鑊”,也未必能震懾。呂溫的這些法制思想理念雖是針對當時中唐社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來的,其中有的失之片面或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在今天看來,也有不少可取之處。應當說,呂溫是封建時代非常難得的一位開明法學家和法律實踐者。

      呂溫的詩詞列表

      • 唐代:呂溫

        本欲云雨化,卻隨波浪翻。一沾太常第,十過潼關門。

        志力且虛棄,功名誰復論。主人故相問,慚笑不能言。

      • 唐代:呂溫

        南山雙喬松,擢本皆千尋。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陰。

        負雪出深澗,搖風倚高岑。明堂久不構,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時情正夸淫。生材會有用,天地豈無心。

      • 唐代:呂溫

        去年無花看,今年未看花。更聞飄落盡,走馬向誰家。

      • 唐代:呂溫

        掩抑中天意,凄愴觸籠音。驚曉一聞處,傷春千里心。

      • 唐代:呂溫

        未用且求安,無猜也不殘。九天飛勢在,六月目睛寒。

        動觸樊籠倦,閑消肉食難。主人憎惡鳥,試待一呼看。

      • 唐代:呂溫

        古人猶悲秋,況復歲暮時。急景迫流念,窮陰結長悲。

        陽烏下西嶺,月鵲驚南枝。攬衣步霜砌,倚杖臨冰池。

        怳怳若有失,悄悄良不怡。忽聞晨起吟,宛是同所思。

        有美壯感激,無何遠棲遲。摧藏變化用,掩抑扶搖姿。

        時杰豈虛出,天道信可欺。巨川望汔濟,寒谷待潛吹。

        劍匣益精利,玉韜寧磷緇。戒哉輕沽諸,行矣自寵之。

        伊我抱微尚,仲氏即心期。討論自少小,形影相差池。

        比來胸中氣,欲耀天下奇。云雨沛蕭艾,煙閣雙萎蕤。

        幾年困方枘,一旦迷多岐。道因窮理悟,命以盡性知。

        事去類絕弦,時來如轉規。伊呂偶然得,孔墨徒爾為。

        早行多露悔,強進觸藩羸。功名豈身利,仁義非吾私。

        萬物自身化,一夫何驅馳。不如任行止,委命安所宜。

        勸君休感嘆,與予陶希夷。明年郊天后,慶澤歲華滋。

        曲水杏花雪,香街青柳絲。良時且暫歡,樽酒聊共持。

        閑過漆園叟,醉看五陵兒。寄言思隱處,不久來相追。

      • 唐代:呂溫

        蓬轉星霜改,蘭陔色養違。窮泉百死別,絕域再生歸。

        鏡數成絲發,囊收抆血衣。酬恩有何力,只棄一毛微。

      • 唐代:呂溫

        時同事弗同,窮節厲陰風。我役流沙外,君朝紫禁中。

        從容非所羨,辛苦竟何功。但示酬恩路,浮生任轉蓬。

      • 唐代:呂溫

        清時令節千官會,絕域窮山一病夫。

        遙想滿堂歡笑處,幾人緣我向西隅。

      • 唐代:呂溫

        新浴振輕衣,滿堂寒月色。主人有美酒,況是曾相識。

      • 唐代:呂溫

        虎旗龍艦順長風,坐引全吳入掌中。

        孫皓小兒何足取,便令千載笑爭功。

      • 唐代:呂溫

        長驅到處積人頭,大旆連營壓上游。

        建業烏棲何足問,慨然歸去王中州。

        天生杰異固難馴,應變摧枯若有神。

        夷甫自能疑倚嘯,忍將虛誕誤時人。

      • 唐代:呂溫

        即讎終自翦,覆國豈為雄。假號孤城里,何殊在甬東。

        祀夏功何薄,尊周義不成。凄涼庾信賦,千載共傷情。

      • 唐代:呂溫

        晨飆發荊州,落日到巴丘。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

        二湖豁南浸,九派駛東流。襟帶三千里,盡在岳陽樓。

        憶昔斗群雄,此焉爭上游。吳昌屯虎旅,晉盛騖龍舟。

        宋齊紛禍難,梁陳成寇讎。鐘鼓長震耀,魚龍不得休。

        風雪一蕭散,功業忽如浮。今日時無事,空江滿白鷗。

      • 唐代:呂溫

        馬嘶白日暮,劍鳴秋氣來。我心浩無際,河上空徘徊。

      • 唐代:呂溫

        零桂佳山水,滎陽舊自同。經途看不暇,遇境說難窮。

        疊嶂青時合,澄湘漫處空。舟移明鏡里,路入畫屏中。

        巖壑千家接,松蘿一徑通。漁煙生縹緲,犬吠隔籠蔥。

        戲鳥留馀翠,幽花吝晚紅。光翻沙瀨日,香散橘園風。

        信美非吾土,分憂屬賤躬。守愚資地僻,恤隱望年豐。

        且保心能靜,那求政必工。課終如免戾,歸養洛城東。

      • 唐代:呂溫

        少陵最高處,曠望極秋空。君山噴清源,脈散秦川中。

        荷鍤自成雨,由來非鬼工。如何盛明代,委棄傷豳風。

        涇灞徒絡繹,漆沮虛會同。東流滔滔去,沃野飛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發機回地勢,運思與天通。

        早欲獻奇策,豐財敘西戎。豈知年三十,未識大明宮。

        卷爾出岫云,追吾入冥鴻。無為學驚俗,狂醉哭途窮。

      • 唐代:呂溫

        皇家禮赤帝,謬獲司風域。致齋紫蓋下,宿設祝融側。

        鳴澗驚宵寐,清猿遞時刻。澡潔事夙興,簪佩思盡飾。

        危壇象岳趾,秘殿翹翚翼。登拜不遑愿,酌獻皆累息。

        贊道儀匪繁,祝史詞甚直。忽覺心魂悸,如有精靈逼。

        漠漠云氣生,森森杉柏黑。風吹虛簫韻,露洗寒玉色。

        寂寞有至公,馨香在明德。禮成謝邑吏,駕言歸郡職。

        憩桑訪蠶事,遵疇課農力。所愿風雨時,回首瞻南極。

      • 唐代:呂溫

        圣朝思紀律,憲府得中賢。指顧風行地,儀形月麗天。

        不仁恒自遠,為政復何先。虛室唯生白,閑情卻草玄。

        迎霜紅葉早,過雨碧苔鮮。魚樂翻秋水,烏聲隔暮煙。

        舊游多絕席,感物遂成篇。更許窮荒谷,追歌白雪前。

      • 唐代:呂溫

        高眠日出始開門,竹徑旁通到后園。陶亮橫琴空有意,

        任棠置水竟無言。松窗宿翠含風薄,槿援朝花帶露繁。

        山郡本來車馬少,更容相訪莫辭喧。

      呂溫詩詞名句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2.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