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李頻的詩詞(200首)

      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蹦戮鬄橘澷p。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人物生平

      李頻(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在任武功令時,當地強暴橫行,他針對時弊,查明地方惡霸實情,陳報上司,予以嚴懲。適遇荒年,遂開倉賑濟,并進而教育百姓開發水利,引水灌田,使糧食豐收,人民安居樂業。善政傳聞唐室,懿宗給予嘉許,后升侍御史,調都官員外郎。乾符年間上表自薦,請任建州刺史。當時正值黃巢起義軍從浙江衢州開山700里過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權,藩鎮割據,盜賊四起,縣政不治,建州局勢相當混亂。李頻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條例,嚴肅官規,懲辦盜賊,禮與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會得以安定,民生安寧。

      李頻初到建州時,曾有《之任建安淥溪亭偶作二首》詩:“入境當春務,農蠶事正殷。逢溪難飲馬,度嶺更勞人。想取烝黎泰,無過賦斂均。不知成政后,誰是得為鄰”。足見李頻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和同情民間疾苦。李頻死后,建州父老將他卜葬在“縣之永樂洲”。又念及李頻生前甚愛梨山風景,便在梨山建廟,用廟前大梨木刻成李頻象,立在廟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詩“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廟今已荒廢。

      李頻整頓吏治,安定社會,發官倉賑濟災民,雇鄉民疏通六門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獎以緋衣、銀魚,調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員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甌)刺史。頻以禮法治下,深受百姓愛戴。后李頻病死任內。建州百姓舉城致哀,建梨岳廟以祀之。壽昌父老相與扶柩,歸葬于永樂(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紀念。

      天復年間(901~904),李頻的兒子將父母棺柩運回家鄉埋葬,途中遇戰亂,無法運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澤的大烏洲。于是李頻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澤,今人稱之為:“梨山李氏”。

      李頻的詩詞列表

      • 唐代:李頻

        脩竹齊高樹,書齋竹樹中。四時無夏氣,三伏有秋風。

        黑處巢幽鳥,陰來叫候蟲。窗西太白雪,萬仞在遙空。

      • 唐代:李頻

        論交雖不蚤,話別且相親。除卻棲禪客,誰非南陌人。

        半生都返性,終老擬安貧。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

      • 唐代:李頻

        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諏㈠绷昃?,酌送向東人。

      • 唐代:李頻

        卻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鐘。

        秋盡蟲聲急,夜深山雨重。當時同隱者,分得幾株松。

      • 唐代:李頻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

      • 唐代:李頻

        入境當春務,農蠶事正殷。逢溪難飲馬,度嶺更勞人。

        想取烝黎泰,無過賦斂均。不知成政后,誰是得為鄰。

        維舟綠溪岸,繞郡白云峰。將幕連山起,人家向水重。

        短才無獨見,長策未相逢。所幸分堯理,烝民悉可封。

      • 唐代:李頻

        為郎非白頭,作牧授滄洲。江界乘潮入,山川值勝游。

        暑氣隨轉扇,涼月傍開樓。便欲歸田里,拋官逐隱侯。

        罷郎東出守,半路得浮舟。大旆行當夏,桐江到未秋。

        云閑分島寺,濤靜見沙鷗。誰伴臨清景,吟詩上郡樓。

      • 唐代:李頻

        因為太學選,志業徹春闈。首領諸生出,先登上第歸。

        一榮猶未已,具慶且應稀??v馬行青草,臨岐脫白衣。

        家遙楚國寄,帆對漢山飛。知己盈華省,看君再發機。

      • 唐代:李頻

        南去遠三京,三湘五月行。巴江雪水下,楚澤火云生。

        向野聊中飲,乘涼探暮程。離懷不可說,已近峽猿聲。

      • 唐代:李頻

        何人山雪夜,相訪不相思。若得長閑日,應無暫到時。

        葉寒凋欲盡,泉凍落還遲。即此天明去,重來未有期。

      • 唐代:李頻

        回首雪峰前,朱門心杳然。離人自嗚咽,流水莫潺湲。

        毒草通蠻徼,秋林近漏天。一生從此去,五字有誰憐。

      • 唐代:李頻

        歸心常共知,歸路不相隨。彼此無依倚,東西又別離。

        山花含雨濕,江樹近潮欹。莫戀漁樵興,生涯各有為。

      • 唐代:李頻

        承恩雖內殿,得道本深山。舉世相看老,孤峰獨自還。

        溪來青壁里,路在白云間。絕頂無人住,雙峰是舊關。

      • 唐代:李頻

        夾道人家水竹間,馬頭山色畫應難。天公故故開云幕,乞與蓮峰仔細看。

      • 唐代:李頻

        帝里春無意,歸山對物華。即應來日去,九陌踏槐花。

      • 唐代:李頻

        有鳥生江浦,霜華作羽翰。君臣將比潔,朝野共相歡。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際殘。翻飛時共樂,飲啄道皆安。

        迥翥宜高詠,群棲入靜看。由來鴛鷺侶,濟濟列千官。

      • 唐代:李頻

        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海內逢康日,天邊見壽星。

        臨空遙的的,竟曉獨熒熒。春后先依景,秋來忽近丁。

        垂休臨有道,作瑞掩前經。豈比周王夢,徒言得九齡。

      • 唐代:李頻

        何處無苛政,東南有子男。細將朝客說,須是邑人諳。

        別業空經稔,歸田獨未甘。目凝煙積樹,心貯月明潭。

        曉鼓愁方亂,春山睡正酣。不任啼鳥思,鄉社欲桑蠶。

      • 唐代:李頻

        井邑藏巖穴,幽棲趣若何。春篁抽筍密,夏鳥雜雛多。

        坐有清風至,林無暑氣過。亂書還就葉,真飲不聽歌。

        片影明紅蘚,斜陰映綠蘿。雄文終可惜,莫更棄高科。

      • 唐代:李頻

        高興每論詩,非才獨見推。應當明試日,不比暗投時。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孤單雖有托,際會別無期。

        取舍知由己,窮通斷在茲。賤身何足數,公道自難欺。

        澤國違甘旨,漁舟積夢思。長安未歸去,為倚鑒妍媸。

      李頻詩詞名句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2.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