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詩人大全

      許碏

      [唐代] 許碏

      許碏,高陽人。青年時期認真讀書為進士作準備,但是屢次應舉不第。晚年在王屋山學道,周游過五岳名山洞府。

      韓浚

      [唐代] 韓浚

      生卒年不詳。江東(今江蘇南部、浙江)人。代宗大歷九年(774)登進士第。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三一?!度圃姟反嬖?首。

      鄭丹

      [唐代] 鄭丹

      鄭丹,大歷間詩人,蘄州錄事參軍。

      盧群

      [唐代] 盧群

      盧群(742—800),字載初,范陽人,唐代詩人。主要作品是《淮西席上醉歌》 《投盧尚書》 《失題》等。

      楊玉環

      [唐代] 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后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于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于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于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裴休

      [唐代] 裴休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漢族。河內濟源(今河南濟源)人,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運城聞喜)。唐朝中晚期名相、書法家,浙東觀察使裴肅次子。裴休出身河東裴氏東眷房。唐穆宗時登進士第。歷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書侍郎、宣武節度使、荊南節度使等職,曾主持改革漕運及茶稅等積弊,頗有政績。晚年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少師,封河東縣子。咸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裴休博學多能,工于詩畫,擅長書法。其撰寫的《圭峰禪師碑》,貌似柳體,然而風格較柳體更為遒媚勁健。其書法的傳世拓本還有《定慧禪師碑》。米芾曾評價:“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穆寂

      [唐代] 穆寂

      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德宗貞元九年(793)登進士第。貞元末應科目及第。憲宗元和五年(810)任監察御史,入湖南幕府。又官著作佐郎。早年與皎然相識。

      李肱

      [唐代] 李肱

      李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生卒年不詳。唐文宗開成二年(837)丁巳科狀元及第。唐文宗開成二年(837)丁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四十人,同榜有李商隱等。李肱喜交名士,又能作畫,與李商隱有交往。(見李商隱《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四十韻》詩)?!度圃姟份d其《霓裳羽衣曲詩》等。

      鄭審

      [唐代] 鄭審

      [唐]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人?,幾?。乾元(758—759)中任袁州刺史。

      陳諫

      [唐代] 陳諫

      陳諫,河中少尹,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貶臺州司馬,再貶循州刺史,終于貶所。元和十五年(八二o)韓愈所撰唐南海神廟碑為其所書?!短茣鮼蓚鳌?、《集古錄》

      李愛山

      [唐代] 李愛山

      李愛山,約元仁宗延祐一三一四 —— 一三二O中前后在世。散曲作品《厭紛》中有:“離京邑,出鳳城,山林中隱名埋姓,亂紛紛世事不欲聽”之句,知作者可能曾因仕途不得意而離京都隱居山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張元宗

      [唐代] 張元宗

      張元宗,太和時人。詩二首。

      劉贊

      [唐代] 劉贊

      劉贊,魏州人也。守官以法,權豪不可干以私。

      東方虬

      [唐代] 東方虬

      東方虬——唐朝人,武則天時為左史,嘗云百年后可與西門豹作對。陳子昂《寄東方左史修竹篇書》,稱其《孤桐篇》骨氣端翔,音韻頓挫,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今失傳。存詩四首。

      喬琳

      [唐代] 喬琳

      喬琳(?-784年),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宰相。喬琳進士及第,歷任成武縣尉、監察御史、巴州司戶、南郭縣令、果綿遂三州刺史、大理少卿、懷州刺史等職,曾先后進入郭子儀、張獻誠、鮮于叔明的幕府。唐德宗繼位后,喬琳拜相,授御史大夫、同平章事,但無宰相之才,被罷為工部尚書。朱泚之亂時,喬琳隨唐德宗出幸奉天,改任吏部尚書。興元元年(784年),喬琳以老邁為由,與德宗分手,并削發為僧。但卻被朱泚追回長安,授吏部尚書。朱泚敗亡后,喬琳被處斬。歐陽修、宋祁著《新唐書》時,將其列入《叛臣傳》。

      談戭

      [唐代] 談戭

      談戭,唐詩人。曲阿(今丹陽)人。玄宗開元二十年(732)進士及第,官至長洲尉。戭有詩名,殷璠將他與包融、孫處玄、樊光、沈如筠等十八人編為《丹陽集》,并稱其詩“經典古雅”。

      王喬

      [唐代] 王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玄宗開元末、天寶初,曾任涇州刺史。事跡略見《國秀集》目錄。芮挺章選詩1首入《國秀集》?!度圃姟反嬖?首,《全唐詩續拾》補1首。

      周墀

      [唐代] 周墀

      進士。長史學,屬辭高古。武宗(在位:840-846)時官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尚書右仆射。工小篆,見稱一時,字畫頗佳。嘗輿崔球、張次宗、孔溫業等校讎經籍刊于石?!短茣緜?、鄭覃傳書小史》。

      路應

      [唐代] 路應

      路應,字從眾,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人。路嗣恭之子。以蔭入仕,德宗貞元間歷任虔州、溫州、廬州刺史,入為職方郎中、佐鹽鐵使。順宗永貞元年(805)改刺常州。是年末,改宣歙池觀察使,進封襄陽郡王。憲宗元和四年(809)以疾去職。六年拜左散騎常侍。旋卒。

      惠能

      [唐代] 惠能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于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辨才

      [唐代] 辨才

      辨才,俗姓袁,唐越州山陰人,梁司空袁昂玄孫,出家居越州永欣寺,擅琴棋書畫。

      胡元范

      [唐代] 胡元范

      胡元范,申州義陽(今河南信陽)人,唐代大臣。介廉有才。武則天時,為鳳閣侍郎,坐救裴炎,流死巂州。

      張叔卿

      [唐代] 張叔卿

      張叔卿,中國人,,生卒年待考。唐朝人,官至廣州判 官。

      程長文

      [唐代] 程長文

      程長文,唐代女詩人,生卒年不詳,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因丈夫離家求取功名,有歹徒強暴不成而遭誣陷下獄。她在獄中日夜寫詩鳴冤,終被昭雪出獄。今存詩三首。

      周仲美

      [唐代] 周仲美

      周仲美,成都人,適李氏。詩一首。

      解彥融

      [唐代] 解彥融

      解彥融,字里不詳。高宗時至玄宗初年時在世。曾作《雁塔》詩。玄宗開元八年(720),傅巖題此詩于雁塔。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二二?!度圃姟反嬖?首。

      柳郴

      [唐代] 柳郴

      柳郴(一作郯),唐大歷間進士。集一卷,今存詩二首。

      伍彬

      [唐代] 伍彬

      伍彬,五代楚詩人。邳陽(今邳縣)人。五代時仕楚馬氏。楚亡,入宋授安邑主簿。秩滿,歸隱全義分水嶺。與廖融、路振友善。廖融《題伍彬宣》詩謂其“要路貧無力,深村老退耕?!甭氛駝t贈詩稱其“已絕勞生念,虔心向竺乾”。伍彬工詩,詩人中“穉子出長沙經沒,漁翁未報竹橋流”、《辭官》中“蹤躋未辭鴛鷺侶,夢魂先到鷓鴣村”為人傳誦?!度圃姟蜂洿嫫湓娨皇?、斷句二聯。

      劉炎

      [唐代] 劉炎

      南唐時人。少負詞學。晚為吉州永新尉,拙于政事,有貪名。太守行邑時察之,仍不悟,反作詩以諷太守。后為民所訴,乃按以法。事跡見《詩話總龜》卷三七引《江南野錄》?!度圃姟反嬖?句。

      張漸

      [唐代] 張漸

      張漸,循之從子也。天寶中,楊國忠辟為幕佐。與竇華、宋昱、鄭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學士。國忠敗,坐誅。詩一首。

      高球

      [唐代] 高球

      高宗時人。調露二年(680)作《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全唐詩》存詩2首。

      荊浩

      [唐代] 荊浩

      荊浩(約850-?),五代后梁畫家。字浩然,號洪谷子。沁水(今山西沁水)人,一說河南濟源人。因避戰亂,常年隱居太行山。擅畫山水,師從張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氣格,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勾皴之筆堅凝挺峭,表現出一種高深回環、大山堂堂的氣勢,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所著《筆法記》為古代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F存作品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

      錢徽

      [唐代] 錢徽

      (755—829)吳興人,字蔚章。錢起子。德宗貞元初進士。憲宗元和中累官至中書舍人。穆宗長慶元年為禮部侍郎,主進士試,因不受段文昌、李紳請托,為文昌所劾,貶江州刺史。遷華州刺史。文宗即位,召拜尚書左丞。以吏部尚書致仕。

      李士元

      [唐代] 李士元

      生平不詳。一說其曾為僧,后還俗?!度圃姟反?em>李士元詩2首。

      鄭虔

      [唐代] 鄭虔

      鄭虔(691—759),字趨庭,又字若齊(一字弱齊、若齋),河南滎陽滎澤人,《新唐書》卷二〇二有傳。盛唐著名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醫藥近乎百科全書式的一代通儒,詩圣杜甫稱贊他“滎陽冠眾儒”、“文傳天下口”。鄭虔學富五車,精通經史,書畫成就卓然一家,傳略廣泛見諸于《辭?!?、《辭源》等辭書,以及歷代文學家、詩人、書畫家、書法家等專業性辭典之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人。

      梁補闕

      [唐代] 梁補闕

      《全唐詩》收《贈米都知》詩一首,不載其名。近人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疑為梁肅,不確。按梁補闕,應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后周太祖廣順二年(952)登進士第。入宋,歷官秘書郎直史館、右拾遺、綿、眉二州通判。宋太祖開寶間,以左補闕兼知大理正事。后出知蘇州等地。宋太宗雍熙中,為右補闕,仕至翰林學士、工部侍郎。事詳《宋史》本傳?!顿浢锥贾吩姵觥赌喜啃聲肪砉?,應為其兩次官補闕時作?!度圃姟氛`作唐人收入。

      潘存實

      [唐代] 潘存實

      潘存實,晚唐詩人,開漳進士與中原詩人周匡物詩人,《唐詩全集》相友善,詩見文苑英華百八十六卷得聲字?!肚∪莞尽访滤妮d:唐進士元和十三年戊戍獨孤璋榜,潘存實晉江人,戶部侍郎。

      張敬忠

      [唐代] 張敬忠

      一位不大出名的詩人,《全唐詩》僅錄存其詩二首。據《新唐書·張仁愿傳》記載,中宗神龍三年(707),張仁愿任朔方軍總管時,曾奏用當時任監察御史的張敬忠分判軍事。

      孫峴

      [唐代] 孫峴

      五代時虔州南康人,字文山。仕南唐為郎中。李璟時,虔州節度使、信王李景逿辟為掌書記。景遏有失,??嘌砸幷?。又與徐鉉交好深至,歷二紀有余。卒后,景逿厚恤其孤。

      梁德裕

      [唐代] 梁德裕

      唐易州易縣人。玄宗開元中,任左監門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初,任國子監四門助教。仕途不得意,乃作《感寓》二首,以抒懷才不遇之情。

      屈同仙

      [唐代] 屈同仙

      生卒年不詳。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歷仕千牛兵曹、櫟陽尉。生平事跡散見《國秀集》目錄、《元和姓纂》卷一〇。芮挺章選其詩2首入《國秀集》,《搜玉小集》選詩1首(《小集》逸“仙”字)?!度圃姟反嬖?首。

      竇裕

      [唐代] 竇裕

      竇裕,唐代詩人,作品有洋州思鄉等。

      沙正卿

      [唐代] 沙正卿

      沙正卿[元],(約公元一三二二年前后在世)名不詳,(元劇研究疑即沙可學,恐不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事實均不詳,約元英宗至治中前后在世。工曲,散曲有閨情一套,甚佳。

      王炎午

      [唐代] 王炎午

      王炎午(1252-1324)初名應梅,字鼎翁,別號梅邊,江西安福舟湖(今洲湖)人。炎午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刻苦讀書,曾從事《春秋》研究。咸淳甲戌(1274)年,補中大學上舍生。臨安陷,謁文天祥,竭家產助勤王軍餉,文天祥留置幕府,以母病歸。文天祥被執,特作生祭文以勵其死。入元,杜門卻掃,肆力詩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以示不仕異代之意。泰定元年卒,年七十三?!赌纤螘?、《新元史》有傳。今存詞一首,見《元草堂詩馀》卷下。

      張隨

      [唐代] 張隨

      生卒年不詳。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事跡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隨以善賦稱?!度圃姟反嬖?首?!段脑酚⑷A》卷一八九錄其《早春送郎官出宰》詩1首,《全唐詩外編》據之收入(《全唐詩》卷七八一作袁求賢詩,恐誤)。

      丁位

      [唐代] 丁位

      丁位,生卒年、籍貫皆不詳。代宗大歷中曾應進士試。事跡見《文苑英華》卷一八八省試州府試詩?!度圃姟反嬖?首。

      呂敞

      [唐代] 呂敞

      生卒年不詳。緱氏(今河南偃師南)人。憲宗元和初官監察御史。事跡見《元和姓纂》卷六?!度圃姟反嬖?首,其中《龜茲聞鶯》一首為梁涉詩誤人。

      李懷遠

      [唐代] 李懷遠

      李懷遠,唐朝中宗時丞相,字廣德,邢州柏仁(今河北邢臺隆堯)人。生年不詳,卒于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八月。

      梁藻

      [唐代] 梁藻

      宋汀州長汀人,字仲章。強學多識,屢舉進士不第,杜門自適,工于詩。

      張若虛

      [唐代] 張若虛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鄭蕡

      [唐代] 鄭蕡

      鄭蕡,鄭魯子。生卒年不詳??ね麥铌?今屬河南)。懿宗咸通三年(862)登進士第,后不知所終。事跡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上》?!度圃姟反嬖?首。

      陳貺

      [唐代] 陳貺

      名或作況。五代時閩人。孤貧力學,苦思于詩。秉性恬淡,不樂仕進,居廬山近四十年,學者多師事之。南唐中主李璟聞其名,以幣帛征,進止有度。獻景陽宮懷古詩,中主稱善,詔授江州士曹掾,固辭。乃賜粟帛遣歸。卒年七十五。

      劉虛白

      [唐代] 劉虛白

      劉虛白,竟陵人,擢元和進士第。

      伊夢昌

      [唐代] 伊夢昌

      伊夢昌,唐末不仕,披羽褐為道士,先后曾至兩浙、江西、湖南等地。天佑十年(913)至撫州南城縣。又人湖南馬氏幕中。散誕放逸,不拘細謹,飲醉常行歌市中。時人稱為伊風子。喜作《望江南》詞,遇物即詠,皆有意旨。有異術,時人或目為神仙。

      韓昭

      [唐代] 韓昭

      韓昭,字德華,長安人。為蜀后主王衍狎客,累官禮部尚書、文思殿大學士。唐兵入蜀,王宗弼殺之。

      羅袞

      [唐代] 羅袞

      [約公元九oo 年前后在世]字子制,臨邛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光化末前后在世。大順中,(公元八九一年左右)歷左拾遺、起居郎。仕梁為禮部員外郎。時梁太祖拜羅隱為夕郎,不就,袞作詩勸勉,有"讒書雖盛一名休"之句。袞著有詩集二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鄭薰

      [唐代] 鄭薰

      鄭薰,生卒年不詳。字子溥。文宗大和二年(828)登進士第,任戶部員外郎、郎中。武宗會昌六年(846),任臺州刺史,轉漳州刺史,入為考功郎中。宣宗大中三年(849),充翰林學士、加知制誥。后拜中書舍人,工、禮二部侍郎。十年,自河南尹改宣歙觀察使。性廉正,將吏不喜,共謀逐之,薰遂奔之揚州。貶棣王府長史,分司東都。懿宗立,召為太常少卿,累擢吏部侍郎。后以太子少師致仕,號“七松處士”。生平詳見《唐闕史》卷上、《新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卷五〇、《嘉定赤城志》卷八。薰能詩善文?!度圃姟反嬖?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司馬都

      [唐代] 司馬都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都登進士第。懿宗咸通中,與陸龜蒙、皮日休等吳中名士有唱和。后嘗居青丘,與節度使王師范有交。事跡散見《太平廣記》卷二五二、《唐詩紀事》卷六四、《唐音癸簽》卷二七?!度圃姟反嬖?首。

      韋道遜

      [唐代] 韋道遜

      韋道遜,京兆杜陵人。曾祖肅,隨劉義真渡江。祖崇,自宋入魏,寓居河南洛陽,官至華山太守。道遜與兄道密、道建、道儒并早以文學知名。道遜,武平初尚書左中兵,加通直散騎侍郎,入館,加通直常侍?!度圃姟肥铡锻泶貉纭吩?首,列為世次爵里無考作者。按韋道遜,《北齊書》卷四五有傳,為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寓居河南洛陽。早以文學知名。北齊后主武平初任尚書左中兵,加通直散騎侍郎。入館,加通直常侍。卒年不詳?!度圃姟氛`作唐人收入。

      紀唐夫

      [唐代] 紀唐夫

      [唐](約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工詩。開成中,(公元八三八年左右)官中書舍人。溫庭筠謫方城尉,唐夫贈詩,有“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句,時以為知言。

    2. 30
    3. 31
    4. 32
    5. 33
    6. 34
    7. 35
    8. 36
    9.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10.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