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始建于 1978年,前身是天津大學建筑分校,1987年更為現名,原全國政協主席、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發展城市科學、培育建設人才”的辦學宗旨,秉承“重德重能、從實從嚴、勤奮儉樸、團結競進”的優良傳統,立足天津、面向全國,服務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形成了以工為主,工、理、管、藝、文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基本涵蓋城建領域的學科專業體系,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城建類學科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市屬普通高等學校。2007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學校建設用地面積89.2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5.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29.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3億元;中外文紙質圖書117.6萬冊,各類電子圖書120萬種,是天津市高校聯合圖書館成員館,可實現館際互借;有27個教學實驗中心(室)、124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擁有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聯通、中國電信3個出口的校園網絡體系;形成了以“一環、一路、二湖、三園、四景觀節點”為主要風景的優雅美觀、清新亮麗的人文生態校園。
學校設有建筑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控制與機械工程學院、地質與測繪學院、城市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2個教學部和1個成人教育學院。目前,全校共有專任教師86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435人,其中教授121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的50.5%;專任教師中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632人,占專任教師的73.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8人,占專任教師的24.1%。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天津市“千人計劃”人選2人,天津市特聘講座教授1人,天津市教學名師4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人,雙聘中國工程院士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人。
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逐步發展留學生教育?,F有全日制在校生14142人,其中本科生13397人,碩士研究生745人。擁有本科專業41個,其中工學22個、理學7個、管理學7個、其它學科門類5個。近年來,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獲批土木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水排水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建筑學等5個專業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委員會的專業評估,獲批建筑學學士學位授權點;在天津市“十二五”學科專業綜合投資規劃中,獲批天津市品牌專業建設點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點5個;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2個專業入選天津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F有天津市優秀教學實驗室4個,天津市精品課程12門。獲批天津市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20項。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左右,位于天津市高校前列。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構建了城市規劃與建筑、城市建設、城市生態與環境、城市經濟與管理、數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個學科群;擁有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筑學,城鄉規劃學等4個天津市重點一級學科;擁有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地質學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31個,建筑與土木工程,項目管理,環境工程等3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學校整合優勢資源,拓展合作空間,重點建設了一批科技創新與服務平臺?,F擁有天津市重點實驗室2個( 軟土特性與工程環境實驗室、水質科學與技術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吹填造陸與濱海軟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市工程中心2個(建筑垃圾與燃煤廢棄物利用技術工程中心、濱海軟土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了協同創新平臺4個(地質環境與巖土工程聯合研究中心、水質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分部)、數字城市與虛擬現實實驗室)。擁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機構,擁有建筑設計研究院、工程建設咨詢監理公司、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學校堅持實施“科研興?!睉鹇?,注重基礎研究,凝煉科研方向,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近五年來,獲批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水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課題等國家級項目8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天津市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項目、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科技開發項目等省部級項目195項,以及橫向科研項目756項,年均科研經費達4600萬元以上。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31項;出版學術專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3120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898篇。
學校大力開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校園文化建設蓬勃發展。近五年來,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電子設計競賽等活動中,共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45項,在歷屆“挑戰杯”天津市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中,均獲得團體優勝杯;38支大學生社會實踐示范隊獲得天津市先進示范隊榮譽。擁有一支高水平女子足球隊,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錦標賽亞軍;2011年,有4名隊員入選中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隊,榮獲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子足球比賽冠軍;2012年獲得全國女足足協杯冠軍,獲得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女子足球比賽銅牌。榮獲2008年度全國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2007-2011年度天津市文明單位、2012年度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狀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際合作交流。與丹麥VIA大學續簽了合作協議,與德國萊茵-瓦爾應用科技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日本名城大學等簽訂了合作協議,每年邀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人選在內的數十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訪問講學,有力推動了學校對外交流合作,擴大了學校在國內外的影響。
“十二五”時期是學校轉型和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學校繼續堅持“內涵充實提升、外延拓展優化”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建設進程,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辦學規模適度、學科結構合理、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科技綜合實力強的有特色高水平城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