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前進中的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建設的大學,是以培養邊疆各民族農業專門人才為已任的大學,辦學規模占新疆全部本科教育的近10%,在新疆社會經濟發展和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學校前身為新疆八一農學院,是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于1952年8月1日,由王震將軍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步兵學校的基礎上創建。1995年4月21日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新疆農業大學。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496畝,校園環境典雅幽靜、樹木迭青疊翠、綠草郁郁蔥蔥,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幢幢教學大樓鱗次櫛比,素有“花園式單位”之譽。學校還有占地總面積275.58萬平方米的三坪實習農場,4600多萬平方米的南山教學實習林場。圖書館藏書104.73萬冊。
經過59年的建設和發展,學?,F有教職工1613人,其中專職教師892名,有教授107人、副教授29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499人。
學校已建設成為以農業學科為優勢,以自然科學為主要學科領域,以應用學科為主要發展方向,以本科教育為主要辦學層次,農、理、工、經、管、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大學,成為了新疆培養高級農業科技與管理人才的基地。學校設有18個學院,還設有思政治教學研究部和體育教學部。截至2010年12月,學校在校生人數達到18517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生14436人,研究生183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893人,專業學位研究生820人,博士研究生121人),成教生1241人,留學生205人。建校59年來,為國家培養的近10萬名大學生遍布天山南北。
在學科建設上,學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獲得碩博連讀招生資格及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的資格;學校本科專業增加到54個?,F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1個國家林業總局重點學科和5個自治區重點學科。有7個專業入選教育部高等教育特色專業,獲得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專業成為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
學校已建成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7門,“草地資源與生態教學團隊”等6個教學團隊成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5名教師獲得自治區“教學名師獎”,獲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280項,其中主持或參與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等2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8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95項,自治區廳局級項目105項,到位總經費1.1億元。獲得科技成果獎2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8項,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3項;農作物品種審定6個;專利授權19項;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7件;發表科研論文4900篇,其中SCI收錄180篇;學校在河流泥沙處理技術、干旱區節水技術、作物新品種選育、特色林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馬產業開發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服務“三農”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學校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余所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先后聘請近300多位外國專家來校講學和進行科研合作,先后派出500余名教師和研究生赴國外學習交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學校連續17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1998年榮獲全國高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2001年榮獲全國大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榮獲自治區級文明單位;2003榮獲自治區“防非”先進黨委;2004年榮獲自治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5年、2008年均通過了自治區文明單位的復查驗收;2006年5月,學校被命名為首批自治區綠色大學。2009年學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學校領導 名師風采 校園風景 新疆農業大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