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學創建于1949年12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新中國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也是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建校60年來,始終弦歌未絕、辦學不輟,經歷了初創期、建設期、改革發展期、跨越期等幾個階段,為青海的政權建設、民主改革、經濟發展、社會文化事業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2001年1月經青海省委、省政府決定,青海師范高等??茖W校實質性整合到學校。2003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5年,
西寧鐵路司機學校并入學校。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建校6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奮斗,青海民族大學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現設有15個學院、6個直屬教學系部,學科專業設置涵蓋文學、理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學、醫學、工學等門類。與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擁有全省唯一的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 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和51個本科專業,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16個省部共建高?;A實驗室,有3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1門次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重點課程,擁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學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青海省應用數學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研究所、青海省語言與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8個省級科研機構和藏學研究中心等15個校級科研機構。目前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6個民族的學生12232名在校學習,其中碩士研究生795名。截止目前,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6.6萬名各民族合格人才。青海民族大學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擁有一批治學嚴謹、德高學富的教授和一批富于創新精神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全校有1198 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71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6名、省級專家7名、博士生導師4名、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教授、研究156 名,副教授、副研究員284 名,全校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 (含在讀 )472 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6.1% 。目前,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18 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70 項。近5 年來,全校教師共發表論文3733篇,出版著作、教材140部,共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100多項。近5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立項總數以及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獲獎數和獲獎檔次位居全省各單位之首。青海民族大學占地面積約1107畝,建筑面積41.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222萬元;紙質圖書資料116萬余冊,藏文大藏經1667函;編輯出版《青海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綜合教育科學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4種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類唯一的國家級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大學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近五年來先后派出400多人到國內外知名大學進修、攻讀學位、講學、合作研究,聘請近100名國內外知名專家作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員來校任教、講學。青海民族大學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日本南山大學、法國歐亞高等管理學院等國外大學簽有合作交流協議。青海民族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外國留學生定點教育單位,先后吸引了2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2000多人來校學習交流,已成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關系的縮影和青海省對外開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目前,全校師生員工正以飽滿的熱情,立足青海,放眼全國,為把學校建成西部一流、國內知名的綜合性民族大學而努力奮斗。 學校領導 名師風采 校園風景 關于青海民族大學(原青海民族學院)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