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藝術學院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
南寧市。其前身是我國著名音樂家滿謙子先生和現代杰出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吳伯超先生于1938年在
桂林倡議建立的"廣西省會國民基礎學校藝術師資訓練班"。在7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滿謙子、吳伯超、陽太陽、陳煙橋、陳良、黃獨峰、朱培鈞、陸華柏、李志曙、黃格勝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長期匯聚耕耘在學校。他們執教治學,弘文勵教,為學院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全國6所?。▍^)屬綜合性藝術院校之一,廣西唯一一所國家獨立設置的具有碩士授予權的藝術高校。
學校下設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桂林中國畫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人文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民族藝術系、東盟藝術系、建筑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系、管弦系、國際教育學院、藝術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公共課教學部和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等19個教學單位以及南寧市南湖校區、相思湖校區、西校區和桂林校區,占地面積700余畝?,F有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新聞傳播學6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35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具有推薦優秀本科應屆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同時還是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藝術碩士授予單位,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國際教育和協調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藝術教育體系。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2533人,專任教師100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300余人,各學科專業都擁有全區乃至全國知名的優秀教師、藝術家和專家、學者。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F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門國家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自治區重點學科,9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4個自治區重點教學實驗中心,4個自治區精品專業、重點專業和優質專業,16門省級精品課程。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與創作。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文藝類獎106項,省部級科研創作獎項254項,發表學術論文630余篇,出版教材與專著100多部,獲得專利7項。其中,獲得廣西最高文藝創作獎"銅鼓獎"11人次,歷年來獲此項獎項40多人次,是廣西獲得該獎項最多的單位。以學校美術教師為主體的"漓江畫派"促進會,近年來創作了大量反映時代氣息、弘揚主旋律、服務對外交流合作的優秀作品,曾多次代表中國亮相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多個東盟國家,創作的精品多次作為饋贈東盟國家首腦的禮品,為宣傳廣西新發展,擴大廣西在全國及東南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先后同美國朱莉亞音樂學院、邁哈密大學、西俄羅岡大學、英國格林多大學、德國不萊梅藝術學院、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加拿大多倫多音樂學院、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越南國家音樂學院、越南國家歌舞劇院等國外院校和藝術團體開展了藝術交流與教育合作。2012年5月,國家外交部在我院掛牌成立"中國-東盟藝術人才培訓中心",進一步開創了我院與東盟國家文化藝術交流的新局面。
面對廣西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新格局,學校的戰略目標是把廣西藝術學院建設成為培養適應廣西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藝術人才的主要基地;成為解決廣西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體制改革重大問題的思想庫和人才庫;成為中國與東盟藝術交流合作和藝術生產服務的重要基地,到2015年,把學校建設成為以藝術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突顯,特色鮮明,在東南亞地區有一定影響的較高水平綜合性藝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