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位于廣西
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創辦于1952 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 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 年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 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F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983畝,校園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11284.15萬元,館藏紙質文獻總量145.7萬冊,中外文期刊11006種。
學?,F設有20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學科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9個學科門類。有60個普通本科專業,11個一級學科和4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碩士授權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科研基地。2009年成為廣西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立項建設單位?,F有全日制在校生19153人,其中研究生1213人,本科生13757人,??粕?480人,預科生1123人,留學生1580人。
學校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熱心民族高等教育事業、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758人。專任教師中有正高職稱146人,副高職稱23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322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5人,具有博士生導師資格15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6人,自治區優秀專家7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3人,榮獲廣西高?!鞍斯饘W者”稱號2人,榮獲“八桂名師”稱號2人,榮獲“自治區級教學名師”4人,廣西第八屆簽約文藝家4人。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F有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5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及培育基地4個,自治區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及重點建設研究基地5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11個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建設項目進入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形成了一批培養高質量、高層次人才的學術平臺。近五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特色專業點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0項,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0門,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級優質專業12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6個、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承擔國家民委教改項目6項,自治區級教改項目77項。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均有較大提高,在參加的全國科技、文化、藝術、體育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推進科技創新。2005年以來,承擔國家級課題73項,省部級課題235項,國際合作科研課題4項。獲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成果獎141項,其中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14項,國家民委問題研究優秀成果獎7項,國家民委社科成果獎12項,廣西科技進步獎5項,廣西哲社“十五”規劃研究課題成果二等獎1項,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1項,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1項?!稄V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先后入選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設工程,
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其“人類學研究”欄目入選首批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
學校大力實施國際性大學發展戰略。與14個國家、地區的94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關系,與泰國瑪哈沙拉坎大學和老撾國立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是首批“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基地”、“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項目”執行學校、“中國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收高?!?、“漢語水平考試(HSK)高等考點”、“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點”、“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接收院?!焙汀皣H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培訓和選拔院校;泰國教育部在學校建立了泰語水平測試點。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副總理范加謙,泰王國詩琳通公主,老撾總理波松等東盟國家政要都曾來校參觀訪問。
學校的發展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1958年,毛澤東主席在南寧人民公園接見學校各族師生代表;1990 年,江澤民總書記在溫家寶等領導人的陪同下到學校視察;2001年,胡錦濤同志出訪東南亞三國時,接見學校在越南、老撾講學、留學的師生代表;2010年,習近平副主席到學校視察。朱德、陳毅、阿沛·阿旺晉美、賽福鼎、李鐵映、尉健行、司馬義·艾買提、李兆焯、陳至立、劉延東、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后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砥礪出“厚德博學 和而不同”的校訓,努力服務師生,緊密聯系社會,形成了“民族性、區域性、國際性”的辦學特色,累計為社會輸送10萬余名畢業生?,F已發展成為一所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齊全、師資力量較強、基礎設施較完備、辦學效益較好、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且有發展潛力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府。先后或多次榮獲“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十二五”期間,學校將積極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主動服務于科教興國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強化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力爭建設成為在國內和東南亞地區有較大影響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民族大學,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