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農委雙重領導,是上海市唯一一所以都市農林和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為特色的綜合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建院五年以來,學院牢牢抓住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緊緊圍繞上海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總目標,緊扣上海都市現代農林產業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向,以社會發展需求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結合學院自身辦學資源特點,形成了以農林專業為優勢,以都市農林和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為特色,農林、生物技術、食品、電子信息、經貿、語言文化等大類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布局?,F 設有園藝園林系、動物科學技術系、商務旅游管理系等五系一部,繼續教育中心、現代農業開放實訓中心等 12 個教學單位。 開設具有獨特行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園藝技術、園林技術、動物科學與技術(寵物美容與馴養)、動物醫學(寵物診療與護理方向)、生物技術與應用、食品工藝與檢測、計算機應用技術、商務英語、旅游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等 22 個專業。學院堅持 “ 質量至上,特色為重 ” 的辦學理念,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構建了學院師資與行業高級工程師、能工巧匠專兼職相結合的高質量教學團隊,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 29 人,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的超過 50% 。松江主校區建有教學樓、綜合樓、圖書館、體育館、塑膠運動場、實訓基地、高標準學生公寓、 校園網 等 教學、生活基礎設施 ,在松江現代農業園區建有上海市現代化農業開放實訓中心,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和優美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并在法、日、韓、丹麥等國建有對口交流學校,與上海交大、中國農大合作辦學,為學生提供廣泛的交流和專升本,專本連讀深造機會。學院堅持 “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 ” 的辦學思想,積極實施 “ 融合式 ” 、 “2+1” 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已與上海鮮花港、光明乳業、上海農展集團、陸家嘴物業公司等 100 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其中有 59 家簽訂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協議、 30 家掛牌為校外實習基地,保證畢業生質量能夠適應上海市農林牧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職人才的要求。學院堅持 “ 重在內涵,提升質量,辦出特色 ” 的教育理念,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以真實任務驅動創設 “ 三能四環 ” 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推進 重點專業和精品課程建設工程, 《園林樹木》、《動物外產科》、《園林設計規劃》等三門課程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 2006 年學院所屬農業部農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 ( 農業 -176 號 ) 被評為 “ 全國優秀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站 ” 。 同時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先后建設 46 個實驗 ( 訓 ) 室,并按照真實性、生產性、工位化的要求, 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職業性和開放性,真正讓 “ 學生學在崗位、教師教在一線 ” 。學院 建立以學生、督導、教師、社會等評價主體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切實有效地開展了教學督導、學生評教、教師評學、教師評教和社會評價等工作。學生質量高,動手能力強,職業素質好,四屆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 99.6% ,名列全市高校前茅,就業質量、專業對口率不斷提高,并多次在全國農業職業技能大賽、“上汽杯”等比賽中獲得殊榮。學院積極開展面向“三農”的社會服務。在市農委、市教委關心支持下,學院建成了上海郊區農民現代遠程教育體系,構建由 1 個市遠程教育中心、 10 個區縣分中心、 105 個鄉鎮教學點組成的農民教育衛星網絡。作為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學院已與云南、廣西
北海、甘肅天水等地區的農業院校建立對口支援關系。近年來分別實施市教委組織的新疆等地師資培訓項目和四川省都江堰市鄉鎮農業干部培訓班。學院牢固樹立 “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 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創建市級文明單位和 “ 以校風促教風、以教風帶學風 ” 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從 1996 年至今連續榮獲 “ 上海市文明單位 ” 稱號,并多次榮獲 “ 上海市平安單位 ” 、 “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 ” 、 “ 上海市教育系統綠化工作先進集體 ” 等榮譽稱號。學院為生活困難學生提供獎學金、貸款助學、勤工儉學、特殊補貼和減免部分學費等助學措施。學院為品行優良、學業優秀的學生設有一、二、三等高額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