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朗讀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 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晏殊 【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 晏殊 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譯文注釋
譯文
閨閣內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過輕薄的紗衣,呈露出芬芳潔白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更勝似豐艷的荷花。
梳妝后微微下垂的秀發,與娥眉間的眉際月相得益彰;微紅的酒暈,如艷朝霞灑落在她的臉頰。晝眠夢醒,夕陽西下,原來這一切都是春夢初醒的所作所為。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種異名。
玉碗:古代富貴人家冬時用玉碗貯冰于地窖,夏時取以消暑。
粉融:脂粉與汗水融和。
香雪:借喻女子肌膚的芳潔。
勝荷花:語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借“荷花”表現女子美貌。
鬢亸(bìn duǒ):鬢發下垂的樣子,形容仕女梳妝的美麗。
眉際月:古時女子的面飾。有以黃粉涂額成圓形為月,因位置在兩眉之間,故詞稱“眉際月”。
創作背景
詞人晏殊作為一個太平時代的宰相,過著幽靜閑雅的生活,卻又流露出落寞無奈的惆悵心緒。作者長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貴人家的通?。洪e愁。詞人作下這首閑詞,詠寫了一位夏日閨閣美人,借此抒發了詞人的閑情。
詩詞推薦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花枝婭姹搖春風,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