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朗讀臺庭才子來款扉,典校初從天祿歸。已慚陋巷回玉趾,
仍聞細雨沾彩衣。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直廬相望夜每闌,
高閣遙臨月時吐。昔聞三入承明廬,今來重入中秘書。
校文復忝丞相屬,博物更與張侯居。新冠峨峨不變鐵,
舊泉脈脈猶在渠。忽枉情人吐芳訊,臨風不羨潘錦舒。
憶見青天霞未卷,吟玩瑤華不知晚。自憐豈是風引舟,
如何漸與蓬山遠。
臺庭才子來款扉,典校初從天祿歸。已慚陋巷回玉趾, 仍聞細雨沾彩衣。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直廬相望夜每闌, 高閣遙臨月時吐。昔聞三入承明廬,今來重入中秘書。 校文復忝丞相屬,博物更與張侯居。新冠峨峨不變鐵, 舊泉脈脈猶在渠。忽枉情人吐芳訊,臨風不羨潘錦舒。 憶見青天霞未卷,吟玩瑤華不知晚。自憐豈是風引舟, 如何漸與蓬山遠。

公元七六o年至八四七年amp;#93;字舉之,其先為太原人,后家揚州,王播之弟。生于唐肅宗上元元年,卒于宣宗大中元年,年八十八歲。性孝友。嗜學,讀書過目不忘。初為校書郎,補藍田尉。李吉甫辟掌淮南書記。太和末,累遷中書舍人。數上書諫穆宗游畋。歷戶部尚書,判度支。武宗時,四典貢舉,所舉皆知名士。終山南、西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卒,謚曰文獻。起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緯圖十卷,寫宣十篇,(新唐書志及兩唐書本傳)并傳于世。
詩詞推薦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花枝婭姹搖春風,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