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里繡旗紅。淡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張孝祥 (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譯文注釋

      譯文

      秋日天空明凈,遠水蘸著長空,軍營里紅旗飄揚,不時傳來馬鞭聲陣陣。遠處淡煙籠著衰草,秋色在若有若無之中。

      萬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東門的城樓上借一杯濁酒澆愁。酒后揮淚灑向悲涼的秋風中。

      注釋

      題解:此詞原無題,乾道本題作“荊州約馬奉先登城樓觀塞”。據乾道本《于湖先生長短句》,此詞調名下另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坝^塞”即觀望邊塞。這時荊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這里“塞”應是指荊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霜日:指秋天。一說秋天的太陽。明霄:明凈的天空;晴朗的天空。蘸(zhàn):沾染,沾取液體。水蘸空:指遠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鞘(shāo):裝刀劍的套子,一說鞭鞘,這里指馬鞭。鳴鞘聲:刀劍出鞘聲。一說指行軍時用力揮動馬鞭發出的聲音。繡旗:繡有圖案的軍旗。

      有無中:若有若無。

      烽火北:當時荊州已成南宋邊界,謂被金人占領的中原已在火線的北面。

      尊:同“樽”,酒杯。酒器。戍樓:有軍隊駐防的城樓。

      酒闌:飲酒將盡。悲風:指凄厲的秋風。

      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張孝祥出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八月開始駐在荊州?!?a href='http://tyc99911.com/xuanchengshi/' target='_blank'>宣城張氏信譜傳》稱:“荊州當虜騎之沖,自建炎以來,歲無寧日。公(孝祥)內修外攘,百廢俱興,雖羽檄旁午,民得休息?!睋~原題及“霜日明霄”等語,推定這首詞應當是乾道四年冬作于荊州。

      張孝祥名句推薦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2.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