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詩人大全

      李福業

      [唐代] 李福業

      李福業,調露二年進士,登第后為侍御史。五王誅二張,亦與謀。及敗,放于番禺,匿志州參軍敬元禮家,吏獲之,就刑。詩一首。

      陳京

      [唐代] 陳京

      陳京,字慶復,陳宜都王叔明五世孫(注:依《宋史》陳兢傳和《義門陳氏族譜》正之為六世孫,《唐表》漏缺高祖一代)。父兼,為右補闕、翰林學士。京善文辭,常袞稱之,妻以兄子。擢進士第,遷累太常博士。

      徐希仁

      [唐代] 徐希仁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憲宗至文宗時詩人,文宗大和初自員外郎出為岳州刺史。與盧仝同時,唱酬甚密。事跡散見希仁《招玉川子詠新文》、盧仝《酬徐公以新文見招》與蔣防《汨羅廟記》等詩文?!度圃姟反嬖?首。

      趙居貞

      [唐代] 趙居貞

      趙居貞,河北定州鼓城人。擢進士第。歷吳郡太守兼江南采訪處置使,天寶十年751年,吳郡太守趙居貞割昆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置華亭縣。設縣沿于松江。官北??ぬ?。詩一首。

      希道

      [唐代] 希道

      希道,憲宗元和以后道者。在燕中遇王?;颊罘e年,乃授以丹訣及歌,制丹餌之,不久即瘳。事跡見《神仙感遇傳》卷一?!度圃姟蜂洿嫫湓?首。

      羅肅

      [唐代] 羅肅

      [明](公元一四一八年前后在世)(一作名簡)字汝敬,號寅庵,廬陵人。生卒年不詳,約明成祖永樂十六年前后在世。永樂二年(公元一四o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就文淵閣讀書。不稱旨,即日遣戍。自此努力學問,累遷侍講。仁宗時,忤旨下獄。既而起用,改御史,直聲震一時。宣宗時,擢工部右侍郎,兩吏安南。還,督兩浙漕運,理陜西屯田,多有建置。以疾告歸,卒。肅著有寅庵集三卷,外集四卷,(均《四庫總目》)傳于世。

      蘇檢

      [唐代] 蘇檢

      蘇檢,武功(今江蘇武功)人。字圣用。唐昭宗乾寧元年(894)甲寅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八人。有韋莊等人??脊伲憾Y部侍郎李擇。據傳,取狀元后歸家省親,于途中夢與妻子話別,至家,其妻果然死于作夢之時。服喪完即赴京入仕。官洋州刺史,中書舍人等職。天復二年(902)拜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時處于唐后期,朝政混亂,群臣傾軋,蘇檢后為崔允、朱全忠所害,遭流放環州,隨之被賜死。

      太白山神

      [唐代] 太白山神

      太白山信仰遍及關中全境及甘肅東部,然山神并非太白金星,而曰:三太白。大太白爺、二太白爺系面貌和善文官形象,三太白爺脾氣差,則為黑面怒相武將。民間傳說為伯夷叔齊周賁(或西漢周勃);于右任認為是堯舜禹;亦說周太王三子(泰伯仲雍季歷);甘肅則認為郭馬李大王。

      朱翊鈞

      [唐代] 朱翊鈞

      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歷,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后由長子朱常洛繼位。

      裴達

      [唐代] 裴達

      生卒年不詳。達,一作“逵”,誤。代宗大歷中登進士第。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三二?!度圃姟反嫫湓?首。

      解叔祿

      [唐代] 解叔祿

      曾至長安。其余無考?!度圃娨荨肥赵?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上。

      志勤

      [唐代] 志勤

      生卒年不詳。福州長溪(今福建霞浦)人,禪宗僧侶,約生活于晚唐。嗣溈山靈祐。因居福州靈云院,世稱靈云和尚?!蹲嫣眉肪硪痪?、《景德傳燈錄》卷一一皆有傳。上二書錄存志勤詩偈1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陶拱

      [唐代] 陶拱

      一作陶洪。字里不詳。德宗貞元間進士。事跡據《文苑英華》卷九、《登科記考》卷一三考定?!度圃姟反嬖?首。

      姚偓

      [唐代] 姚偓

      同治《萍鄉縣志》卷六作姚渥。生平無考?!度圃姟反妗赌显瓷健吩?首。

      李正辭

      [唐代] 李正辭

      李正辭[唐],憲宗時人。工正書,元和八年(八一三)嘗書唐華州后閣記。

      崔瓘

      [唐代] 崔瓘

      崔瓘,字汝器,博陵人也。以士行聞,蒞職清謹。累遷至澧州刺史,下車削去煩苛,以安人為務。居二年,風化大行,流亡襁負而至,增戶數萬。有司以聞,優詔特加五階,至銀青光祿大夫,以甄能政。遷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使。瓘到官,政在簡肅,恭守禮法。將吏自經時艱,久不奉法,多不便之。大歷五年四月,會月給糧儲,兵馬使臧玠與判官達奚覯忿爭,覯曰:“今幸無事?!鲍d曰:“有事何逃?”厲色而去。是夜,玠遂構亂,犯州城,以殺達奚覯為名。瓘惶遽走,逢玠兵至,遂遇害。代宗聞其事,悼惜久之。

      盧鄴

      [唐代] 盧鄴

      幽州范陽人,字漳臣。宣宗大中四年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旋受浙東觀察使李訥之辟,為觀察支使。后官至金部郎中。鄴能詩,曾與李訥等唱和。

      桓颙

      [唐代] 桓颙

      生平無考。敦煌遺書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存其詩1首?!度圃娡饩帯窊杖?。

      寇泚

      [唐代] 寇泚

      唐代中宗朝為長安尉。張仁愿在朔方,奏用分判軍事。開元十三年,帝自擇刺史,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賦詩祖餞詩一首。

      安守范

      [唐代] 安守范

      安守范,男,唐代詩人。

      張瀛

      [唐代] 張瀛

      張瀛[唐](約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均不詳,張碧之子。生卒年亦均不祥,約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瀛著有詩集《唐才子傳》傳世。嘗為歌贈琴棋僧,同人見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事廣南劉氏,官至曹郎。

      劉望

      [唐代] 劉望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登進士第。昭宗時曾作詩投鎮南節度使鐘傳。劉松《宜陽集》曾錄其詩。事跡據《登科記考》卷二七?!度圃姟肥铡毒裴谏健吩?首,作世次爵里無考者。民國《萬載縣志》存其詩1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法藏

      [唐代] 法藏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則天賜以賢首之稱號,后人即尊為賢首大師。先從智儼學《華嚴》,智儼死后,出家。預義凈譯場,為則天講新《華嚴經》,因撰《金獅子章》,徑捷易解,則天遂悟其旨。創華嚴宗法界緣起理論,被尊為華嚴宗第三祖。有《華嚴探玄記》、《般若心經疏》等。

      孟不疑

      [唐代] 孟不疑

      中唐時進士。憲宗元和間客居昭義,與祝元膺為友。自云曾遇怪,遂皈依佛教,不復應舉。頗能詩。事跡見《酉陽雜俎》卷一五?!度圃姟反鏀嗑?。

      魏謨

      [唐代] 魏謨

      魏謨,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屬河北)人鄭公徵五世孫,登進士第。文宗時,為右拾遺,擢諫議大夫。武宗立,貶信州長史。宣宗嗣位,召授給事中,遷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俄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領劍南西川節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書,尋授檢校尚書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詩一首:《和重陽錫宴御制詩》:四方無事去,宸豫杪秋來。八水寒光起,千山霽色開。

      陳閏

      [唐代] 陳閏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段溺R秘府論》天卷存陳閏詩1首,日本市河世寧收其詩入《全唐詩逸》,且推斷其為唐中葉人。

      志定

      [唐代] 志定

      詩僧。生平不詳。張為《詩人主客圖》列其為清奇雅正主之及門者?!度圃姟反嬖?句。

      李衢

      [唐代] 李衢

      李衢(1210-1261),宋參知政事莊簡公李光曾孫,陸州知府李孟堅之孫,刑部侍郎李知退次子,紹定五(1232)年進士,官至朝奉大夫。景定中任淮西路轉運判官,寶祐中官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見《寶慶會稽續志》卷六,《宋史》卷四四、九七、四一七。

      袁恕己

      [唐代] 袁恕己

      袁恕己(?-706年),滄州東光(今河北東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馬,后與桓彥范、敬暉、張柬之、崔玄暐一同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被任命為中書令。后遭到韋皇后與武三思的排擠,被奪去實權,進封南陽郡王。706年(神龍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誣陷韋后為由,通過唐中宗頒布詔令,將五王流放邊疆。袁恕己被流放環州,后被周利貞虐殺。唐睿宗繼位后,賜謚貞烈。

      李夐

      [唐代] 李夐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曾任定州司馬?!度圃姟肥沾妗锻砬锏呛阍莱客袘选吩?首,原刻于玄宗開元九年(721)北岳廟之《大唐北岳府君之碑》碑陰,見《金石萃編》卷七三。

      毛明素

      [唐代] 毛明素

      生卒年不詳。貞觀時人?!度圃姟蜂浧渥饔谪懹^十一年(637)之《與琳法師》詩1首。

      獨孤授

      [唐代] 獨孤授

      獨孤授,唐大歷十四年登第。詩一首。

      虞羽客

      [唐代] 虞羽客

      生平無考?!冻跆圃娂o》卷五九云“按其音調,當作初唐”,可備一說?!度圃姟肥?首,出《樂府詩集》卷六六。

      顏舒

      [唐代] 顏舒

      生卒年不詳。曲阜(今屬山東)人。天寶時登制舉。事跡見《登科記考》卷二七?!度圃姟反嬖?首。

      白珽

      [唐代] 白珽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錢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遺腹子,后為錢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詩賦,曾與當時名士結社,稱“月泉吟社”。他的詩,題材多為描繪自然秀麗風光、農村田園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時政的。

      裴玄智

      [唐代] 裴玄智

      唐人。太宗貞觀間,入長安化度寺,執役十余年,戒行修謹。寺僧遂命其守無盡藏院。玄智乃密盜黃金,不知其數,寺僧不覺。后潛遁不歸,僅留詩四句于屋壁。

      張陵

      [唐代] 張陵

      玄宗天寶間詩人。其詩曾收入李康成編《玉臺后集》。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二六、《盛唐詩紀》卷一〇七?!度圃姟反嬖?首。

      嚴識玄

      [唐代] 嚴識玄

      郡望馮翊(今陜西大荔)。益州新繁尉嚴仁楷子。武后時任鞏縣令,又為監察御史,后轉魏州刺史。中宗神龍元年(705)撰《楊志本碑》,景龍四年(710)撰《蘇瓘碑》。官至兵部郎中。約卒于睿宗景云至玄宗開元初年之間。事跡散見《大唐新語》卷一一、《寶刻叢編》卷八、《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二、《千唐志齋藏志》收《趙上真墓記》、《考古》1985年2期刊鎮江新出土《唐故馮翊嚴氏二子權厝墓文》?!度圃姟反嬖?首。此詩又見于嚴武名下,誤。

      王志安

      [唐代] 王志安

      唐人。約肅宗至代宗年間在世。歷官補闕。好譏刺人物,亦能文。晚年不得志,游恒趙之間,人畏其口,不敢引用。

      閻伯理

      [唐代] 閻伯理

      《黃鶴樓記》作者,唐代人。一作“閆伯珵(chéng)”,生平不詳。所屬文學時期為隋唐五代文學。

      崔公達

      [唐代] 崔公達

      崔公達,一作崔公遠,生卒年里貫均未詳,事跡亦無考?!度圃姟反胬湟皇?,殘句四。

      李善夷

      [唐代] 李善夷

      李善夷,唐朝時期詩人,與詩人李群玉同時,后來被貶官到灃陽。留有詩作二首。

      妙女

      [唐代] 妙女

      [唐]女。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崔氏婢。精刺繡?!?em>妙女傳》、《女紅傳徵略》

      韋洪

      [唐代] 韋洪

      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官戶曹,陪兗州刺史充太州團練使任要至岱岳致祭,并題名題詩刻石。事跡見《金石萃編》卷五三《岱岳觀碑》?!度圃姟反嬖?首。

      岑羲

      [唐代] 岑羲

      岑羲(?-713年),字伯華,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唐朝宰相,中書令岑文本之孫。文昌右相岑長倩之侄。岑羲進士出身,歷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參軍、金壇令、汜水令、天官員外郎、中書舍人、秘書少監、吏部侍郎。710年(景云元年),岑羲升任右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不久便被罷相,出任陜州刺史。712年(先天元年),岑羲再次拜相,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后以保護睿宗之功進拜侍中,封南陽郡公。唐玄宗繼位后,岑羲依附太平公主,圖謀不軌,意欲作亂。713年(開元元年)七月,唐玄宗發動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黨羽,岑羲伏誅。

      權龍襄

      [唐代] 權龍襄

      名或作龍褒。唐人。武周萬歲通天中,任滄州刺史。坐親累,貶嶺南容山府。中宗神龍中追入,授瀛州刺史。景龍中,為左武衛將軍。常自矜能詩,而不曉聲律,所作俚俗粗鄙,時人譏為“趁韻”。

      劉夷道

      [唐代] 劉夷道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武后時,曾任天官員外郎。事跡見《郎官石柱題名考》卷四?!度圃姟反嬖?首。

      石惠泰

      [唐代] 石惠泰

      石惠泰,唐朝詩人,活躍于唐朝光化年間,生平事跡不詳,參加過李茂貞的岐王府軍隊,留有詩詞一首。

      常非月

      [唐代] 常非月

      常非月,唐肅宗宮人。

      謝陶

      [唐代] 謝陶

      生平事跡無考?!度圃姟肥掌洹峨s言》詩1首,出《唐文粹》卷一四。

      李暠

      [唐代] 李暠

      李暠,唐代清河王孝節孫。開元初,汝州刺史,入為太常少卿。三遷黃門侍郎,兼太原尹。仍充諸軍節度使,俄拜工部尚書,東都留守。持節使吐蕃,既還,金城公主請定漢蕃界,樹碑赤嶺,以奉使稱職。轉兵部尚書,終太子少傅。詩一首。

      李子昂

      [唐代] 李子昂

      《文苑英華》作李子昆。生平世次不詳?!度圃姟肥帐≡囋姟段魅旨磾ⅰ?首,出《文苑英華》卷一八〇。

      盧景亮

      [唐代] 盧景亮

      盧景亮(?—806),字長晦,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少孤,有志義,書無不覽。大歷六年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授校書郎,十一年為荊南節度使張延賞掌書記、枝江尉,建中元年入為右補闕,貞元四年貶朗州司馬,量移為和州別駕,永貞元年召為尚書郎,元和元年遷中書舍人,卒?!缎绿茣肪?64有傳。

      孫欣

      [唐代] 孫欣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芮挺章選詩1首入《國秀集》,為玄宗開元、天寶間詩人。高適于開元末作《別孫訴》詩,原注:“時俱客宋中?!薄靶馈薄霸V”同字,或是同一人?!度圃姟反嬖?首。

      獨孤鉉

      [唐代] 獨孤鉉

      登元和進士第。詩一首。

      盧絳

      [唐代] 盧絳

      盧絳(891年~975年),字晉卿,南昌(今屬江西)人,一作宜春(今屬江西)人。舉進士不中,為吉州回運務計吏,以盜庫金事覺,亡去。后詣(南唐)樞密使陳喬,用為本院承旨,授沿江巡檢,習水戰,以善戰聞,拜上柱國。及宋師伐南唐,以絳為凌波都虞候、沿江都郡署,守秦淮水柵,戰屢勝。出援潤州,授昭武軍節度留后。旋為宣州節度使。金陵城陷,諸郡皆下,絳獨不降。宋太祖遣人招之,遂降。授冀州團練副使。開寶八年被斬。馬令《南唐書》卷二二、陸游《南唐書》卷一四有傳。

      包穎

      [唐代] 包穎

      包穎,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時期饒州人。南唐名臣徐鉉表弟。留有詩詞一首,被錄入《全唐詩》。又,表兄徐鉉曾寫詩一首寄送給他。

      陳諷

      [唐代] 陳諷

      陳諷,籍貫、字號、生卒年均不詳。唐德宗貞元十年(794)甲戌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八人。其中有李逢吉等??脊伲簯舨渴汤深櫳龠B。試題為《風過簫賦》。陳諷取狀元當年,又得博學宏詞科第一。入仕后先任畿縣尉,上表請換他縣,德宗允許,后任司勛郎中。陳諷善作賦,今《全唐文》存有《連理枝賦》等三篇?!度圃姟酚性娨皇?。

      盧子發

      [唐代] 盧子發

      袁州宜春人,一作望蔡人,字子發。武宗會昌三年,進士狀元及第。初為鄂岳盧商從事,其后江陵節度裴休、太原節度盧簡求奏為門吏。后除著作郎,充集賢院直學士。懿宗咸通中,歷歙、宣、池、吉四州刺史,卒。初李德裕謫袁州長史,殊遇肇。及德裕入相,肇絕無依附。有《文標集》。

      南卓

      [唐代] 南卓

      南卓,字昭嗣,唐宣宗拾遺,洛陽令,黔南經略使,著有《羯鼓錄》《唐朝綱領圖》《唐紀年記》《駁史》《南卓文》等。他任洛陽令時,經常與著名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宴會游玩,談起唐時傳入中國的西域民族樂器羯鼓,白居易、劉禹錫便勸他寫出來:“若吾友所談,宜為文紀,不可令湮沒也?!庇谑蔷统闪恕遏晒匿洝??!遏晒匿洝放c《教坊記》一樣,是研究唐代音樂藝術、宮廷生活和社會風氣的重要典籍。南卓與著名詩人賈島是好友。

    2. 21
    3. 22
    4. 23
    5. 24
    6. 25
    7. 26
    8. 27
    9.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10.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