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詩人大全

      姚巖杰

      [唐代] 姚巖杰

      姚巖杰是大唐賢相梁國文貞公姚崇的裔孫。其生性豪爽風趣,喜飲酒暢游天下,一生多以吟詩飲酒放游江左,歷遍名川大山。姚巖杰詩文不俗,著有《象豀子》二十卷,留詩僅一首。

      趙防

      [唐代] 趙防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進士。世次不詳。事見《登科記考》卷二七?!度圃姟反嬖?首。

      尉遲匡

      [唐代] 尉遲匡

      唐幽并人。玄宗時進士。因連年不第,乃于開元末投書宰相李林甫,語多譏刺。林甫得書大怒,匡畏而退居林墅。亦能詩。

      張希復

      [唐代] 張希復

      張希復(生卒年不詳),唐人張薦之子,字善繼,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一作鎮州常山(今河北正定)人。登進士第。武宗會昌三年(八四三),與段成式同官于秘書省。后官河南府士曹、集賢校理學士、員外郎。事跡據《樊川文集》卷七《牛公墓志銘并序》、《酉陽雜俎》續集卷五、《舊唐書》卷一四九《張薦傳》、《太平廣記》卷一八二《許道敏》。

      丘上卿

      [唐代] 丘上卿

      丘上卿,唐朝詩人,字陪之,會昌三年進士第,戶部員外郎。貞元十一年(795)曾為為丘丹碑記德焉。

      竇昉

      [唐代] 竇昉

      高宗永徽間人。工嘲詠。曾作詩嘲奉禮郎許子儒。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二五四引《啟顏錄》?!度圃姟反嬖?首。

      溫達

      [唐代] 溫達

      生平無考?!度圃娨荨肥掌湓?聯,皆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其中《山中》一聯,藤原公任編《和漢朗詠集》卷下作溫庭筠詩。

      道恭

      [唐代] 道恭

      道恭,唐初僧人。蘇州人。有高行,學該內外,為時人所稱。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奉召至洛陽宮,太宗召見,并令其賦詩詠衲袈裟?!度圃姟蜂洿嫫湓娨皇?,《全唐文》錄存其銘一篇。

      郭利貞

      [唐代] 郭利貞

      唐人。中宗神龍中,為吏部員外郎。嘗賦《上元詩》,與蘇味道、崔液并為絕唱。

      顏師古

      [唐代] 顏師古

      顏師古(581年~645年),名籀,字師古,隋唐以字行,故稱顏師古,雍州萬年人,生于京兆萬年(今西安),祖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唐初儒家學者,經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歷史學家。顏師古是名儒顏之推之孫、顏思魯之子。少傳家業,遵循祖訓,博覽群書,學問通博,擅長于文字訓詁、聲韻、??敝畬W;他還是研究《漢書》的專家,對兩漢以來的經學史也十分熟悉。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顏師古隨從太宗征遼東,途中病故,終年65歲,謚曰“戴”。墓地位于今山東省蘭陵縣蘆柞鎮前蘆柞村東南。

      封孟紳

      [唐代] 封孟紳

      封孟紳,籍貫、生平不詳。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己卯科狀元及第。本科進士十七人。同榜有張籍等??脊伲褐袝崛烁咣?。試題為《行不由徑詩》等。封孟紳取狀元后入仕,官至太常卿。能詩喜文?!度圃姟反嫫洹缎胁挥蓮皆姟?;《全唐文》有其《信及豚賦》一篇。

      張綺

      [唐代] 張綺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唐末進士。武宗會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題詩三鄉驛,自傷身世,綺見而題詩和之。事跡散見《云溪友議》卷中、《唐詩紀事》卷六七?!度圃姟反嬖?首。

      郭求

      [唐代] 郭求

      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憲宗元和三年(80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校書郎。九年自藍田尉、史館修撰,充翰林學士。十年遷左拾遺。十一年罷學士職。文宗大和五年(831),自太子左庶子貶婺王府司馬。后分司東都,與白居易同官,來往較多。卒于大和八年以后。事跡據岑仲勉《翰林學士壁記注補》、朱金城《白居易交游續考》所考?!度圃姟反嬖?首。

      梁寶

      [唐代] 梁寶

      唐初人。好嘲戲。曾因公至貝州,與趙神德互嘲。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二五四引《啟顏錄》?!度圃姟肥斩嘶コ霸?首。

      豐干

      [唐代] 豐干

      豐干,唐代高僧,又作封干,生卒年不詳,約生活于公元七、八世紀,唐玄宗開元初前后在世。剪發齊眉,衣布袋,居天臺山國清寺。

      竇弘余

      [唐代] 竇弘余

      竇弘余(生卒年不詳),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西)人,一作京兆金城人。竇常之子。武宗會昌元年(841)為黃州刺史。事跡參《竇氏聯珠集·竇常傳》、《劇談錄》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存詞一首,據《劇談錄》津逮本錄入,校以四庫本,并參校守山本《唐語林》、董本、清鈔本《青瑣高議》。

      李景伯

      [唐代] 李景伯

      李景伯,李懷遠子,邢州柏仁人也。景龍中為給事中,又遷諫議大夫。中宗嘗宴侍臣及朝集使,酒酣,令各為《回波辭》。眾皆為謅佞之辭,及自要榮位。次至景伯,曰:“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敝凶诓粣?,中書令蕭至忠稱之曰:“此真諫官也?!本霸浦?,累遷右散騎常侍,尋以老疾致仕。開元中卒。子李彭年。

      吳靄

      [唐代] 吳靄

      連州人,字廷俊。少聰穎,七歲時詠《野燒》詩,時人目為青云器。昭宗光化三年登進士第。后為朱溫幕僚。

      性空

      [唐代] 性空

      中唐時禪僧。嗣百丈懷海。后住潭州石霜山?!毒暗聜鳠翡洝肪砭庞袀?,并存其詩偈1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張頂

      [唐代] 張頂

      張頂,唐代詩人,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詩一首。

      田游巖

      [唐代] 田游巖

      田游巖[唐](約公元六七o年前后在世)字不詳,京兆三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高宗咸亨初前后在世。有文才。永徽時,(公元六五三年前后)補太學生。罷歸,遍游山水。后入箕山,筑室許由廟東,自號許由東鄰。(公元六七九年)高宗游嵩山,親至其門。游巖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敕乘傅赴都,授崇文館學士,進太子洗馬。垂拱初,(公元六八五年)坐與斐炎善,放還山。蠶衣耕食,不交當世,惟與韓法昭、宋之問為方外友。

      史俊

      [唐代] 史俊

      生卒年不詳。官監察御史,曾任巴州刺史。乾元元年(758)嚴武為巴州刺史時,作《題巴州光福寺楠木》詩,俊后刺巴州,追和一首。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二〇?!遁浀乇浤俊肪硭脑疲?em>史俊《寄嚴侍御楠木》詩與嚴武詩,同在西龕寺?!度圃姟穬H錄此詩。

      樊忱

      [唐代] 樊忱

      唐廬江人。樊思孝子。歷官司勛郎中。中宗神龍元年為地官侍郎。玄宗開元五年,任華州刺史,鑿敷水渠以通渭漕。官至戶部尚書。

      李浩弼

      [唐代] 李浩弼

      李浩弼,蜀翰林學士。

      鄭遂初

      [唐代] 鄭遂初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武后萬歲通天元年(696)登進士第。事跡見《唐詩紀事》卷四?!度圃姟反嬖?首。

      鄭縉

      [唐代] 鄭縉

      生平無考?!度圃姟反嬖?首,其中《詠浮漚為辛明府作》,出《文苑英華》卷一五三、卷一六四;《鶯》詩,《唐詩紀事》卷二九作孫處玄詩,明刻本《文苑英華》卷三二八作鄭縉詩,中華書局影印本《文苑英華》新編目錄作鄭愔,未詳孰是。

      宇文融

      [唐代] 宇文融

      宇文融,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長安縣)人。明辨有吏干。開元初任監察御史。時土地兼并嚴重,人口流失,稅收受到影響。他建議檢括逃亡戶口和籍外占田,充使搜括戶口,并自任勸農使,率勸農判官20余人出使各地,清出客戶80余萬和大量土地。進御史中丞,出為魏州刺史。請復九河舊道,開稻田以利人,回易陸運。入為鴻臚卿,兼戶部侍郎,開元十七年(729),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善于薦舉人才,在相期間,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戶部侍郎、許景先為工部侍郎,甚允朝廷之望。在相位僅百日即罷貶為汝州刺史,又流嚴州,卒于途中。

      唐遠悊

      [唐代] 唐遠悊

      唐遠悊,男,唐朝詩人,中宗時人。

      鄒象先

      [唐代] 鄒象先

      生卒年不詳。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及第,授臨渙尉。與蕭穎士為同年生,穎士自京邑無成東歸,象先作詩贈之。來年,穎士任秘書省正字,象先又作《寄蕭穎士補正字》。事跡散見于《元和姓纂》卷五、《唐詩紀事》卷二二?!度圃姟反嬖?首。

      丁居晦

      [唐代] 丁居晦

      丁居晦,(一六九五至一七六五)字敬身,號龍泓山人,又號鈍丁、硯林、孤云、石叟、勝怠老人,錢塘(今杭州)人。乾隆初舉鴻博不就,隱市塵賣酒。好金石文字,窮巖絕壁,手自摹搨,證以志傳,著武林金石錄。世所稱“浙派”之初祖也。晚年家愈貧,而品愈高。方制府觀承索一二方不可得。卒年七十一(一作乾隆戊子-一七六八卒)。其印譜冠“西泠八大家”之首,海內奉為圭臬,即東瀛名彥,亦餅金購之。兼工蘭竹水仙。詩與金農齊名,著有硯林詩集、龍泓山館集?!兜拦盘眉?、萍蹤閑記、桐陰論畫、廣印人傳、清畫家詩史》

      胡直鈞

      [唐代] 胡直鈞

      胡直鈞,唐朝人,登貞元十九年進士第。

      許瑤

      [唐代] 許瑤

      生卒年不詳。代宗大歷中官御史,曾在湖南,與懷素過往,有歌詩贊其草書。馀不詳。事跡見懷素《自敘帖》、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度圃姟反嬖?首。

      李元操

      [唐代] 李元操

      《全唐詩》收其詩1首,以為開元初年人,系從《唐詩紀事》卷二〇。然《唐音癸簽》卷三一已言《紀事》之誤。按李元操,本名孝貞,入隋避文帝祖諱而以字行。卒于隋金州刺史任。事跡見《隋書》卷五七本傳。此詩亦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隋詩》卷二。

      古之奇

      [唐代] 古之奇

      古之奇,唐代人。籍貫、表字、生卒年均不祥,約唐代宗大歷中前后在世。公元763年(寶應二年),在禮部侍郎洪源知貢舉時進士及第,他與耿偉同時登科。他曾任安西都護府幕下書記,與李端司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曾任職縣令,所作《縣令箴》被稱為千古奇文。古之奇精通古體詩,他的詩充滿寧靜、閑適、淡泊的情趣,婉轉成篇,在藝苑中享有名聲,也不是一般的浮泛之作啊。古之奇的詩集流傳于世。

      林披

      [唐代] 林披

      林披(公元733-802年) 字茂則、茂彥,號師道,唐高平太守林萬寵之次子,莆田縣人。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經擢第,為將樂令、遷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縣)司馬、康州(今廣東德慶)刺史,貶臨汀郡(今福建長汀)曹椽,改臨江(今四川忠縣)令。后授臨汀別駕知州事,汀俗尚鬼,作《無鬼論》以曉喻民眾。官終檢校太子兼蘇州(今江蘇蘇州市)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卒后贈睦州(今浙江建德)刺史,傳說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州刺史,世號“九牧林家”。

      崔光笏

      [唐代] 崔光笏

      崔光笏,字正甫,號蕙田,慶云人。道光壬午舉人,有《蕙田草》。

      廖有方

      [唐代] 廖有方

      唐交州人。憲宗元和進士。改名游卿。官校書郎。柳宗元以序送之。

      葛氏女

      [唐代] 葛氏女

      名不詳。與潘雍同時,有詩贈答。世次無考?!度圃姟反嬖?首,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卷六八。

      柳明獻

      [唐代] 柳明獻

      生平無考?!度圃姟肥铡队尾帷吩?首,出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卷九一。

      李玉簫

      [唐代] 李玉簫

      李玉簫,生卒年、籍貫不詳,前蜀后主王衍的宮女。李玉簫是一位女詩人,后主對她的寵幸僅次于李舜弦。后主好為宮詞,常宴近臣于宣華苑,撰《月華如水宮詞》云:“輝輝赫赫浮五云,宣華池上月華新。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泵?em>李玉簫唱此新詞,“聲音委婉,抑揚合度,一座無不傾倒?!睍r嘉王王宗壽也在座,嘉王是后主的族弟,官太子大保,力諫后主勿為淫亂所惑,后主不聽。當李玉簫歌畢,后主命玉簫向嘉王勸酒,嘉王不敢拒絕,舉杯一飲而盡。侍臣潘在迎請以宮人賜嘉王,后主說:“王必不納,無多溷耳?!?

      梁震

      [唐代] 梁震

      梁震,生卒年不詳,梁震人。唐末五代時為荊南(后稱南平)割據政權的頭號智囊。梁震與司空薰、王保義等人同為高季興的賓客,但梁震不接受高季興的官職,始終自稱為前進士,自號荊臺隱士,高季興對他非常器重,作為自己的首席智囊,稱他為前輩。荊南割據政權的所有軍政要務和總體規劃,大都是出于梁震之手。高季興死后,梁震隱退,有集一卷傳世,今存詩一首。

      澄觀

      [唐代] 澄觀

      唐僧。山陰人,俗姓夏侯。住五臺山清涼寺,博綜經論。德宗延入譯場,使造疏,遂編成十卷以進。好游名山。憲宗時賜號清涼國師,尋示寂,年七十余。弟子傳法者百余人。有《毗廬疏》、《隨疏演義》、《華嚴綱要》、《三圣圓融觀》等。

      顧甄遠

      [唐代] 顧甄遠

      生平無考?!度圃姟反妗躲皭澰姟?首,出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卷三九。

      徐之才

      [唐代] 徐之才

      《全唐詩》收《下山逢故夫》詩1首,列為世次爵里無考作者。按徐之才,《北史》卷九〇有傳,丹陽(今屬江蘇)人,初仕梁,為豫章王蕭綜幕僚。后隨蕭綜入北魏,歷仕東魏、北齊,屢任要職,北齊后主時官至尚書左仆射、尚書令,封西陽郡王。武平間卒,年80歲,謚文明?!度圃姟氛`作唐人收入。

      王仲舒

      [唐代] 王仲舒

      王仲舒(762—823)字弘中,并州祁(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學家。少好學,工詩文。歷任蘇州刺史、洪州刺史、中書舍人等。元和年間(806—820),在南昌獎勵文學,文風盛開。還邀請當時擔任袁州刺史的韓愈來南昌,對南昌文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作有《滕王閣記》和《鐘陵送別》等。

      徐介

      [唐代] 徐介

      宋朝人徐介,字之休,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張濛

      [唐代] 張濛

      河南洛陽人。張說孫。德宗貞元二年,任庫部郎中、知制誥。四年,行中書舍人。五年,授禮部侍郎。六年,知貢舉。能詩。

      裴通

      [唐代] 裴通

      河東聞喜人,字文玄,一作又玄。裴士淹子。憲宗元和二年曾游越中。后歷任戶部員外郎、金部郎中。穆宗長慶元年,任少府監。曾出使回紇。敬宗寶歷中,任汝州刺史。文宗時,自國子祭酒改詹事。著有《易書》一百五十卷,已佚。

      徐牧

      [唐代] 徐牧

      生卒年不詳。字貫不詳。德宗貞元年間登進士第。事跡略見《唐詩紀事》卷四〇?!度圃姟反嬖?首。

      滕潛

      [唐代] 滕潛

      生平事跡無考?!度圃姟肥铡而P歸云二首》,出《樂府詩集》卷八二。

      王彥威

      [唐代] 王彥威

      王彥威 ,太原人。世儒家,少孤貧苦學,尤通《三禮》。無由自達,元和中游京師,求為太常散吏。卿知其書生,補充檢討官。彥威于禮閣掇拾自隋已來朝廷沿革、吉兇五禮,以類區分,成三十卷獻之,號曰《元和新禮》,由是知名,特授太常博士。

      戴公懷

      [唐代] 戴公懷

      戴公懷,約德宗貞元間人?!度圃姟肥掌溆谪懺?、七年(790、791)和溫州刺史路應寄李紓、包佶等人之詩1首。

      裴航

      [唐代] 裴航

      穆宗長慶中,航維舟襄漢,有樊氏女同載,遂賂其侍兒,以詩求達。樊氏答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嶇上玉清。世傳航后過藍橋驛,所遇與詩合,竟得娶云英而仙去。

      王紹

      [唐代] 王紹

      (743—814)唐京兆萬年人。本名純,避憲宗諱改。王端子。少為顏真卿器重,字之曰德素,奏為武康尉。累遷倉部員外郎、戶部侍郎、尚書,判度支。德宗以其謹密,恩遇特異。憲宗元和初為武寧軍節度使,搜集軍政,推誠示人,出家資賞士,舉軍安賴。拜兵部尚書。卒謚敬。

      竇梁賓

      [唐代] 竇梁賓

      竇梁賓,夷門人,盧東表侍兒也。

      包賀

      [唐代] 包賀

      唐末至五代時人。好吟詩,多為粗鄙之句。事跡見《北夢瑣言》卷七?!度圃姟反嬖?句。

      許康佐

      [唐代] 許康佐

      許康佐,父審??底舻沁M士第,又登宏詞科。以家貧母老,求為知院官,人或怪之,笑而不答。及母亡,服除,不就侯府之辟,君子始知其不擇祿養親之志也,故名益重。遷侍御史,轉職方員外郎,累遷至駕部郎中,充翰林侍講學士,仍賜金紫。歷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皆在內庭。為戶部侍郎,以疾解職。除兵部侍郎,轉禮部尚。卒,年七十二,贈吏部尚書。撰《九鼎記》四卷。

      樂伸

      [唐代] 樂伸

      樂伸,晚唐詩人。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登進士第。事跡見《文苑英華》卷一八一、《登科記考》卷一五?!度圃姟反嬖?首:《閏月定四時》。

      潘天錫

      [唐代] 潘天錫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南唐詩人,曾任員外郎。與詩人沈彬有交,比鄰而居。嘗同游古寺觀,分題賦詩。天錫詩云:“風便磬聲遠,日斜樓影長”。宋人目之為警句。事跡見《詩話總龜》前集卷一三?!度圃姟反嬖?聯。

      清閑

      [唐代] 清閑

      詩僧。文宗開成間洛陽奉國寺僧神照之上首弟子。事跡見《白氏長慶集》卷七一《照公塔銘》?!度圃娨荨肥赵?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2. 22
    3. 23
    4. 24
    5. 25
    6. 26
    7. 27
    8. 28
    9.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10. <sup id="x0hd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