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x0hdm"></b>
  • <sup id="x0hdm"></sup>

    1. 詩人大全

      南溟夫人

      [唐代] 南溟夫人

      南溟夫人:姓名無從考證,道教傳送中的女神仙,居住于南海?!盾羌射洝贰冻鸪毓P記》《池北偶談》《廣東新語》《侯鯖錄》等書中,多次提到。

      郭受

      [唐代] 郭受

      郭受,大歷間人。杜甫有酬郭十五判官詩,蓋受曾為衡陽判官。

      楊希古

      [唐代] 楊希古

      虢州弘農人,字尚之。楊汝士侄。居長安靖恭里。朋黨連結,權勢熏灼。懿宗咸通間,累官司勛員外郎、戶部郎中。僖宗乾符末,官尚書右丞。黃巢攻克長安,降之。巢稱帝后,拜同平章事。后不詳。

      伶人

      [唐代] 伶人

      優伶,現在多稱伶人(líng rén),所指的是具有身段本事凸出的演藝人員。古漢語里優和伶都是演員的意思。史載,黃帝時伶倫造音樂后稱伶人樂官為伶官,后來也將演戲為生的藝人包括進來,將他們統稱為伶人。

      何千里

      [唐代] 何千里

      玄宗天寶間人。歷官殿中侍御史。事跡見《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二?!稌抻⒖偧肪矶掌涮鞂毴d(744)送賀知章詩1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王位之

      [唐代] 王位之

      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任滑州匡城縣主簿。光緒《鹿邑縣志》卷一〇收其詩1首?!度圃娎m拾》據之收入。

      薛準

      [唐代] 薛準

      唐末人,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曾任員外郎。昭宗天復中卒?!度圃姟反嬖?首。

      韋希損

      [唐代] 韋希損

      (657—719)字又損,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以國子生擢第,補梁州城固主簿,歷任渭南、藍田二縣尉、萬年丞,官至京兆府功曹。開元七年卒。有集6卷,已佚?!短莆睦m拾》卷一八有韋璞玉撰其墓志,墓志中引其詩2句?!度圃娎m拾》據之收入。

      杜羔

      [唐代] 杜羔

      杜羔,洹水人(今河北魏縣大磨鄉杜棗林村),杜佑之孫。貞元初,及進士第,后歷振武節度使,以工部尚書致仕。羔有至性,其父任河北而尉卒,訪父墓邑中,故老無存者,館于佛寺。日夜悲泣。忽于屋柱煤煙下,見字數行,拂視之,乃父遺跡。云:我子孫若求吾墓,當于某村某家問之。羔哭而往,果有父老指其丘墓。

      豆盧榮

      [唐代] 豆盧榮

      豆盧榮,唐貞元進士。詩一首。

      牛叢

      [唐代] 牛叢

      安定鶉觚人,字表齡。牛蔚弟。文宗開成二年進士。宣宗時任補闕,數言事。懿宗咸通末拜劍南西川節度使。僖宗幸蜀,授太常卿。以病求為巴州刺史,不許。還京為吏部尚書。嗣襄王亂,客死太原。

      張烜

      [唐代] 張烜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玄宗開元、天寶間任左拾遺、起居舍人等職。開元間預修《開元禮》、《初學記》。事跡散見《新唐書·藝文志》二、三,《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三?!度圃姟反嬖?首,出自《樂府詩集》卷四三。

      蕭曠

      [唐代] 蕭曠

      蕭曠,明末愛國將領。字逸然,湖北漢陽人。以武舉授黎、靖中軍都司。當時劉承胤為黎、靖參將,蕭曠是其屬下。從劉承胤征峒苗有功,歷升至副總兵。永歷朝升蕭曠總兵官都督同知,行黎、靖參將事,守靖州。永歷元年秋,武岡陷,劉承胤投降清朝。永歷皇帝南奔至靖州,蕭曠迎接,非常忠誠恭順。永歷很喜歡他,讓他隨自己逃往廣東,蕭曠奏:“臣職在守土,自當以死謝國恩,扈蹕非臣職也。臣以死捍靖。清軍當殺臣而后能進?!庇罋v走后,蕭曠修守具,召士兵,涕泣勸慰,勉以死守。劉承胤率兵至,召曠降。曠大罵,焚其書。俄而清兵大至,兵民驚潰,曠獨率內丁十余人登城射之。敵沖郭門入,曠短兵接,巷戰。力盡,遂遇害。

      僧鳳

      [唐代] 僧鳳

      僧鳳(562-638),隋唐時僧人。蕭衍族孫,南蘭陵(今常州)人。后修儒業,博學能文。隋開皇中,從僧粲出家,得其真乘。大業中,嘗敕僧道當拜王者,鳳抗辯不屈。唐貞觀中,任普集寺僧主,以清簡嚴明著稱,能文翰。后住歧州龍宮寺、京師定水寺。貞觀十二年(638)圓寂。

      鄭冠卿

      [唐代] 鄭冠卿

      鄭冠卿,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昭宗乾寧初,授臨賀令??紳M后,阻兵于桂林。夏日游棲霞洞,遇二道士,各贈其詩1首。出洞后,方知所遇為日華君、月華君二仙云。其后不慕名宦,退居馮翊,年104歲,無病而卒?!稛粝麻e談》卷下載其事跡,并存道士所贈詩2首?!度圃姟穬H存2句,收其名下。

      樂仲卿

      [唐代] 樂仲卿

      生平不詳。敦煌遺書斯五五五存詩1首?!度圃娡饩帯窊杖?。

      李堯夫

      [唐代] 李堯夫

      生卒年不詳。后蜀梓潼(今屬四川)人。吟詠尚譏刺,曾謁蜀相李昊,語不合,不得進用。又作《苦熱詩》刺蜀政。事跡見《能改齋漫錄》卷五?!端问贰に囄闹酒摺分浧洹惰麂?0卷,今已佚?!度圃姟反鏀嗑?聯?!度圃娎m拾》補詩1首、斷句4。

      衛萬

      [唐代] 衛萬

      玄宗天寶前人。生平不詳。其詩曾收入李康成《玉臺后集》。事跡見《盛唐詩紀》卷一〇七?!度圃姟反嬖?首。

      陸禹臣

      [唐代] 陸禹臣

      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僖宗時避亂入南岳隱居,遇道士授以仙術,后隱宜州北山。善言方外之理。相傳后尸解而卒?!段宕娫挕肪砭乓稇c遠府志》載其事跡,并存詩2首?!度圃姟穬H存半首?!度圃娎m拾》補詩3首。

      歸登

      [唐代] 歸登

      [唐](七五四至八二○)字沖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崇敬之子。大歷七年(七七二)舉孝廉高弟。貞元(七八五至八○四)初復登賢良科,歷遷工部尚書。有文學,工真、行、草、篆、隸。唐百巖大師懷暉碑為其篆額。貞元三年(七八七)趙贊所撰,唐宰相張延賞碑為其八分書。又嘗書徑山禪師碑,字皆真行,縱橫變動,筆意尤精。卒年六十七?!赌鼐?、舊唐書本傳、集古集、金石錄》

      令狐绹

      [唐代] 令狐绹

      令狐绹,(795-872)晚唐朝大臣、政治家。京兆華原(今陜西省耀縣東南)人。字子直。令狐楚子。性懦,精文學。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830年)進士,開始從政。前后擔任過弘文館校書郎、左拾遺、左補闕、戶部員外郎、右司郎中。

      湯洙

      [唐代] 湯洙

      與殷琮同時。世次不詳。

      郭密之

      [唐代] 郭密之

      玄宗開元十九年(731)高適北游薊門,曾拜訪王昌齡、郭密之,留詩去。天寶八年(749)任諸暨令,建義津橋,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頃,便利百姓。事跡見阮元《兩浙金石志》卷二。郭詩刻在浙江青田縣石門洞磨崖上,其詩“古淡近選體”(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五)?!度圃姟反嬖?首,《全唐詩外編》補收詩1首。

      劉谷

      [唐代] 劉谷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唐末進士。與詩人李郢交往,有篇什酬和;郢有《酬劉谷除夜見寄》及《酬劉谷立春日吏隱亭見寄》詩。武宗會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題詩三鄉驛,劉谷過此題詩和之。事跡散見《云溪友議》卷中、《唐詩紀事》卷六七?!度圃姟反嬖?首。

      楊續

      [唐代] 楊續

      楊續,弘農華陰人,隋觀王楊雄之子,楊恭仁、楊師道的兄弟。貞觀中,為鄆州刺史。生年和卒年不詳。楊續出身名門望族,為隋觀王楊雄之子。頗有辭學,著有文集十卷,《兩唐書志》傳于世。貞觀中,為鄆州刺史。兒子楊思止,孫子楊執柔、楊執一。則天時期,以則天外戚很是優寵,提拔楊執柔為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楊執一神龍初以誅張易之功封河東郡公,累至右金吾衛大將軍。

      張彤

      [唐代] 張彤

      生平不詳,穆宗長慶時人?!度圃姟反嬖?首,出自《文苑英華》卷三二六。

      姜皎

      [唐代] 姜皎

      姜皎,秦州上郵(今甘肅天水)人,唐朝大臣。長安中,遷尚衣奉御,交好唐玄宗,出為潤州長史。唐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監。先天政變后,以功拜殿中監,封楚國公,實封四百戶,尋遷太常卿,兼秘書監,監修國史。開元十年,坐漏泄禁中語,發配欽州,卒于汝州,年五十余。十五年,追贈澤州刺史。善畫鷹烏,杜甫有詩《姜楚公畫角鷹歌》。

      文益

      [唐代] 文益

      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魯,浙江余杭人。號無相。中國禪教“法眼宗”的創始人。廿歲受戒紹興開元寺,后至育王寺從希覺學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經籍,希覺視之為佛門的子游、子夏。時南方興禪,文益便南下福州長慶院向慧稜禪師學習。爾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禪師點化覺悟佛法,終成一代宗師。

      謝仲宣

      [唐代] 謝仲宣

      南唐時人,生卒年、籍貫皆不詳。中主保大三年(945),為齊王李景達府僚屬。又嘗為禮部員外郎出使北蕃。事跡見徐鉉《送謝仲宣員外使北蕃序》、《資治通鑒》卷二八五。仲宣能詩,與徐鉉友善?!度圃姟反嬖?首。

      夏方慶

      [唐代] 夏方慶

      夏方慶,貞元中進士,詩一首

      張大安

      [唐代] 張大安

      張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樂)人。儀鳳二年(667)拜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受到章懷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罷相,貶為普州刺史,終于橫州司馬任上。

      康翊仁

      [唐代] 康翊仁

      世次不詳?!度圃姟反媸≡囋姟鄂o人潛織》1首,出《文苑英華》卷一八五。

      鴻漸

      [唐代] 鴻漸

      中唐時僧人。憲宗元和元年(806)春,在越州作詩送日僧空海歸國。事跡及詩1首皆見《弘法大師全集》第七卷收《弘法大師正傳》,《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王若巖

      [唐代] 王若巖

      天寶間進士。與孫昌胤同應禮部試。事跡參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度圃姟蜂洿?em>王若巖詩1首。

      劉遵古

      [唐代] 劉遵古

      劉遵古[唐]沛國(今安徽省宿州市)人。刑部尚書。太和四年(八三o)節度東蜀軍。工行書。元和九年(八一四)裴度所撰,唐興元節度使裴玢碑,為其所書?!督鹗?、宣室志》

      開元宮人

      [唐代] 開元宮人

      開元宮人,活動于唐玄宗開元(713--741)年間,姓名不詳,曾于制軍袍時題詩于袍中,為士兵得之,主帥奏于朝廷,玄宗憐而嫁之與得袍士兵。

      元兢

      [唐代] 元兢

      字思敬。生卒年、籍貫皆不詳。高宗龍朔時為周王府參軍,總章中為協律郎,與上官儀等預修《芳林要覽》。善文,與孟利貞、董思恭等并以文藻知名當時。事跡見《舊唐書·元思敬傳》?!缎绿茣に囄闹舅摹分貜椭?em>元兢《古今詩人秀句》2卷、元思敬《詩人秀句》2卷。又撰有《沈約詩格》1卷、《詩髓腦》1卷。皆已佚?!度圃娨荨反嬖?首。

      李賢

      [唐代] 李賢

      唐章懷太子李賢(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則天第二子,系高宗時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廢殺。著有《君臣相起發事》、《春宮要錄》、《修身要覽》等書,今已佚失。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賢,逼令自盡,終年二十九歲。垂拱元年(685年),武則天詔令恢復李賢雍王爵位。神龍二年(706年),唐中宗追加李賢司徒官爵,迎其靈柩返還長安,以親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賢為皇太子,謚號“章懷”,與太子妃房氏合葬于今章懷太子墓。

      余鼎

      [唐代] 余鼎

      下邳(今江蘇邳州南)人。憲宗元和間居越州上虞縣寶泉鄉。光緒《上虞縣志》卷三七收其元和二年(807)所作詩1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金地藏

      [唐代] 金地藏

      金地藏,新羅(今朝鮮)僧人,真名金喬覺。金喬覺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漢學修養頗深,其詩作被收入《全唐詩》。

      崔元略

      [唐代] 崔元略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進士。更辟諸府,累遷京兆尹,徙左散騎常待。因與崔植素有隙,崔植當國后,被貶黔南觀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轉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團練觀察使。唐長慶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還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為御史劾奏,遷任戶部侍郎。太和三年(829),轉戶部尚書,次年判度支。五年(831)檢校吏部尚書,出為東都留守、畿汝防御使。是年,又遷滑州刺史、義成節度使。卒后贈左仆射。

      張彥雄

      [唐代] 張彥雄

      潤州曲阿(今江蘇丹陽)人。玄宗開元間處士。其詩但貴瀟灑,不尚綺密。殷璠編《丹陽集》曾錄其詩。事跡據《新唐書·藝文志四》?!兑鞔半s錄》卷二六引詩2句,《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韓泰

      [唐代] 韓泰

      唐人,字安平。德宗貞元十一年進士。有籌劃,能決大事,為王伾、王叔文所倚重。歷遷戶部郎中、神策行營節度司馬。后貶虔州司馬,官終湖州刺史。

      鄒紹先

      [唐代] 鄒紹先

      鄒紹先是一位唐朝時期人物,據考證擅長繪畫書法。工書,筆格堅勁,甚有古風。蔡隱丘、韓覃之流。

      蕭楚材

      [唐代] 蕭楚材

      蕭楚材,高宗時,為太常博士。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顯慶三年(戊午,公元六五八年)春,正月,戊子,長孫無忌等上所修新禮;詔中外行之。先是,議者謂貞觀禮節文未備,故命無忌等修之。時許敬宗、李義府用事,所損益多希旨,學者非之。太常博士蕭楚材等以為豫備兇事,非臣子所宜言;敬宗、義府深然之,遂焚《國恤》一篇,由是兇禮遂闕。

      孟彥深

      [唐代] 孟彥深

      孟彥深,字士源。登天寶二年進士第,為武昌令。元結居樊上。

      段倚

      [唐代] 段倚

      五代時南詔人。大長和國布燮(官名,相當宰相)。前蜀王衍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乃削發為僧,自號為“大長和國左街崇圣寺賜紫沙門銀缽”。嫻熟漢詩文,善談論,能歌詠,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歸國后,遇鴆而卒。

      荊冬倩

      [唐代] 荊冬倩

      生卒年不詳。玄宗天寶初任校書郎。事跡略見《國秀集》目錄。芮挺章選詩1首入《國秀集》?!度圃姟反?em>荊冬倩詩1首,或以為孟浩然詩,誤。

      李侍御

      [唐代] 李侍御

      名不詳。中唐以后人。生平無考?!度圃娨荨肥掌湓?聯,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崔建

      [唐代] 崔建

      生平無考?!度圃娨荨肥赵?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史青

      [唐代] 史青

      史青,唐朝零陵人。聰敏強記。今存詩一首。

      高若拙

      [唐代] 高若拙

      五代時人。登進士第。高從誨辟于荊南幕。善詩,所作《中秋不見月》,為時所稱。又著《后史補》三卷,記唐末五代逸聞,已佚。

      易重

      [唐代] 易重

      易重,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字鼎臣。生卒年不詳。公元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乙丑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七人。復試落第七人??脊伲鹤笾G議大夫陳商。該科榜發時張濆為狀元,易重名列第二,進士及第二十七人。名士、舉子皆以為此科取士不公,議論紛起。易重善詩,尤工文,有佳作千余篇,名顯一時,惜多已 散失?!度圃姟反嫫洹都囊岁栃值堋芬皇?。

      張蕭遠

      [唐代] 張蕭遠

      張蕭遠,唐詩人。祖籍吳郡(今蘇州)人。后遷居和洲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張籍弟,籍有《送蕭遠弟》、《弟蕭遠雪夜同宿》等詩,并稱之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憲宗元和八年(813)登進士第,仕歷不詳。工詩,與舒元輿齊名。張為《詩人主客圖》將其列為瑰奇美麗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度圃姟蜂洿嫫洹堵拇罕?、《觀燈》和《送宮人入道》詩三首。明朱承爵以為,《送宮人入道》詩在唐人同題諸作中“尤覺婉切可誦”(《存余堂詩話》)。另有散句、殘句若干。

      甘洽

      [唐代] 甘洽

      唐初人。與王仙客友善。二人曾互以姓氏相嘲。

      張鷺

      [唐代] 張鷺

      唐人。累遷戶部郎中。文宗開成二年,任淮南節度副使。后入為左諫議大夫。宣宗大中元年,因旱情擬赦死罪者,與朝臣諫止之。旋出為桂管觀察使。

      朱協

      [唐代] 朱協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為人疏散放逸。南唐中主時,嘗任縣令,賦詩云:“好是晚來香雨里,擔簦親送綺羅人?!睘橹兄魉?,貶處閑曹。事跡見《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引《詩史》?!度圃姟反嬖?聯。

      沈鐘

      [唐代] 沈鐘

      沈鐘(1436-1518年),字仲律,晚號休齋,人稱休翁先生。明天順四年進士(1460年),明代詩人、書法家、教育官員,提學山西、湖廣、山東 等地。著有《思古齋集》、《晉陽稿》、《楚游》,集合稱之《休齋集》。

      畢乾泰

      [唐代] 畢乾泰

      畢乾泰,唐朝景龍時人。

      趙存約

      [唐代] 趙存約

      趙存約,長慶進士。唐朝人,太和中,為興元節度判官,兵亂被害。詩一首。

    2. 24
    3. 25
    4. 26
    5. 27
    6. 28
    7. 29
    8. 30
    9.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_插B内射18免费视频_黄色网站在线视频_国产真人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1. <b id="x0hdm"></b>
    10. <sup id="x0hdm"></sup>